看到问答那几篇文章里,很多读者留言写出的自己的“注意力开销”却是时间流水账。再次用笑来老师的总结一下“注意力”这个话题:
当有些人问到我为什么自己的行程满满当当,却依然感觉无甚收获时我就会提醒他,满的,是你的时间;闲置的,是你的注意力;荒废的,是你的成长。
付费就是捡便宜
今天的话题“用什么换什么相对更划算”。
凡是能用钱买的其实都是便宜的。这句话通常被误解,因为绝大多数人的基础观念就是错的-- 大部分人骨子里认为钱是最重要的。这也很容易理解,因为他们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赚钱的困难,因为困难所以难得,因为难得所以重要.......看似逻辑相当严谨。但是我们已经知道了:你所拥有最宝贵的财富是你的注意力。你的注意力是能让你有所产出的唯一资源,你的时间其实不一定是你的,因为时间并不一定自动有所产出。
所以笑来老师给了一个公式:注意力>时间>金钱。
在这个价值观下,金钱其实是最便宜的东西。因为这是用低价值资产换取高价值的资产,所以能用钱来保证自己的注意力不被分散,那就是更划算的生意,不是吗?
刚看到的时候,心里是有异议的。自己花的钱换回来的时间和注意力不知道用在哪怎么办。花钱换回的时间和注意力所产生的价值小于自己的金钱,岂不是不划算了吗?
有一个读者是这样留言的:
我的问题是,花了钱,把时间省下来,省下来的时间却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换句话说就是,花钱省下来的时间却创造不了钱。所以,花钱请保姆还不如自己动手killingtime。
这才是真正的尴尬,自己现在的时间不值钱,所以,是不是对于现阶段的我们就没必要拿钱来换时间,或者对于笑来老师来说,拿钱换时间这个交易是划算的,但对于我们就不是划算的呢。但看到笑来老师的回答,我折服了。
很多人虽然赞同用钱买时间,用钱买注意力,但实际操作中却总是犹犹豫豫。关键的问题就在于。省下来的时间用来做什么?多出来的注意力要如何使用?很多人的回答是不知道。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为了省时间,不做地铁而选择打车,然后在车上做着和地铁上一样的事情:看剧,刷朋友圈,刷微博。这不叫省时间,这叫换个舒服的方式浪费时间。
拿钱换注意力不是根本目的。拿钱换能够让自己有所积累的时间,拿钱换能够让自己有所成长的注意力才是我们的目的。
所以,我们以现在的收入水平,衡量拿钱换时间是否值得并不合理,你应该比较的其实是这两个:这段时间可能带给你的潜在收入;为了节省这段时间花掉的钱。换句话说,如果你花钱打车跟在地铁上做的是同样的事情,那么这个交易不划算。如果你用打车剩下来的时间做了一些有积累效应的有潜在价值的事,那么这个交易就是划算的。
所以我觉得这个公式还可以进一步整理为:
能让自己有所成长的注意力>能让自己有所积累的时间>金钱
注意前边的限定词,我觉得必不可少,因为很多的人生活状态都是这样的,没有用处的时间是那么多,无处安放的注意力是那么多,多到他们不由自主的往那三个大坑里跳,而且在坑里待的还很舒服。
所以在今后在注意力时间金钱上做出选择的时候,按照我们分析的逻辑,思考一下自己这个交易划算吗,因为并不是说这个价值观是对的,再此基础上所做出的选择和决定就是对的,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
再次读的时候,又发现了一个之前没太注意的亮点:麻烦守恒定律。
“麻烦守恒定律”,麻烦总量一定,解决麻烦只是个分配的问题。人承担一部分,工具承担一部分,人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注意力,工具需要投入更多的是金钱。在工具上省的钱,都会变成麻烦回来纠缠你。
看留言有好几个这样的例子:
读者XX:去年年底买了苹果电脑,单就打字速度就比用旧电脑提速三倍以上。加快了处理文件的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很多时间。
读者YY:为了省停车费,将车停在了非停车处,罚了钱不说,还沾上了那个地方的油漆,花了三四百做打蜡处理。
读者ZZ:希望通过自学考过计算机资格证,可是考了三次都没过,后来一狠心报了个培训班,一次过了。资料教材买了一堆,还花费了那么多时间精力,太不划算啦。
等等等等........,相信你也遇到过类似的事吧。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付费就是捡便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