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旅行者的故事(节选)
世界多重,抑或唯一?此乃自然研究最深奥问题之一。
——阿尔伯特·马格努斯,13世纪
我们可以离开沉闷的大地,从高处下望,想一想大自然是否为这片小小的尘埃耗尽了她所有的力量与美感。就像旅人去往遥远异国,这种方式能让我们更好地审视家园,为万事万物的价值做出准确的判断。当我们意识到还有许许多多的世界与地球类似,同样有人居住时,就不会再对那些号称“伟大”的事物如此顶礼膜拜,也会懂得许多庸庸碌碌之人关注的只是鸡毛蒜皮之事。
——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已发现的天体世界》,约1690年
旅行者2号”于1977年8月20日升空,它划着弧线跨越火星轨道、小行星带,将要从木星及其14颗卫星组成的系统中穿过。得到木星的加速后,“旅行者”会向着土星前进,与那颗行星来个近距离接触。接着,土星的重力会把它推向天王星。天王星之后,是海王星,然后它就会离开太阳系,永远浪迹在恒星间的汪洋大海上。
这趟探索发现之旅为人类远行的漫长篇章写下新的一页。15—16世纪,从西班牙到亚速尔群岛需要几天,用同样的时长,今天我们可以跨越分隔地球和月球的峡湾。过去横跨大西洋,抵达新世界亚美利加要花上个把月。今天在内太阳系的太空之海上漂流,登陆火星或者金星也不过几个月,而且它们才是货真价实的新世界。17—18世纪时,从荷兰旅行到中国要一两年,这也是“旅行者”从地球到木星耗费的时间。[1]如果横向对比,你会发现当年开辟新航道的代价,比今天的太空探索更高,不过两者都没有超过国民生产总值(GNP)的1%。和过去一样,当代航天器和它们装载的机器,也在为人类将来的星际之旅开辟着道路。
宇宙浩瀚壮丽,奇妙惊人……那么多太阳,那么多星球……每颗星球上都有草木、兽群,它们点缀了异乡的海洋和群山!……想到遥远的群星,我们该怀抱怎样的惊奇和钦佩之情啊!
今天的“旅行者号”航天器,正是航海探险和惠更斯式科学传统的直系继承者。这艘轻型帆船驶向群星,驶向了惠更斯了解和热爱的世界。
今天,“旅行者号”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旅者见闻。它描述的异乡风光里有如同水晶球般的破碎世界;有从南极到北极布满蛛丝状网络的星球;有土豆形状的月亮;有位于地底的海洋;有闻着像是臭鸡蛋,看着像是比萨饼的地方,它的湖泊里流淌着熔岩,火山的烟雾直接飘进太空;还有颗叫作木星的巨行星,能装下1000个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