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娜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条状态“人工智能的时代,你离失业还有多远”?然后是一推心碎的表情,小娜在高速公路收费站工作已经五年了,这里的工作说不上多好,但也不差,小娜在这里认识了同为收费员的丈夫,日子过得轻松惬意,时常在朋友圈晒晒幸福,难得看见这么消极的状态,所以我着急的发信息问小娜发生了什么。
小娜说,随着ETC的推广普及,她感觉自己跟老公马上就要失业了,一张小小的卡片很是方便,一刷一取,节省时间,节省人力,现在各大银行都在积极推广ETC,而且使用ETC的人也越来越多。小娜说照这样的发展趋势,她离失业真的不远了,而且这五年一直在这一个岗位工作,她不知道自己离开这里还能干什么?
小娜的话让我若有所思,是啊,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很多工作即将被取代。
2016年1月,花旗银行联合牛津大学发布的报告《TECHNOLOGY AT WORK v2.0》表明,中国77%的工作将会被机器人代替,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意味着每4个人中,会有3个人失去工作,而我们谁会成为仅存的那一个幸运儿呢?
我国从2013年就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近年来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国际上,亚马逊已经用上超过10万台物流机器人,国内的阿里、京东、苏宁等也在纷纷用物流机器人打造无人仓,大量的仓库搬运工已经被物流机器人替代。
从汽车、电子到家电五金,再到数据分析、新闻报道、翻译等领域,机器人能取代的工作越来越多,专家共识:机器人替代目前大部分工作只是时间问题。
当科技化浪潮来袭的时候,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迎潮而动,学会未雨绸缪,不要等待失业危机来临时,才找寻自己的后路,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确保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免于“被替代”这一恐惧,才能远离失业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