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的差距简直比人与狗的差距都大。
马百娟是生于甘肃会宁的小女孩。清晨,她吃上几口水泡馒头,穿着不合身的衣服,背着破旧的书包,一蹦一跳的踏上了去往学校的路。这一年,她12,二年级,是整个学校中最年长的学生。书本是她了解世界的唯一渠道。她对书本中的生活十分向往,梦想着是去北京读书,然后在当地打工,赚1000元,然后回老家挖个水窖,好让家里人吃上白面,喝上水。放学后,她要帮家里干活,喂猪,做饭,背谷子,一刻都不能停歇。虽然她每天都要在蜿蜒曲折的道路上走上数十里路才能到达学校,但是她的眼神中有光,为了学习可以乐此不疲。她最开心的事是攥着皱巴巴的两块钱,在文具店中买铅皮,数学本。
十五岁那年,父亲用尽所有积蓄,举家搬到了宁夏,摆脱了悬崖峭壁的窑洞,住进了窗明几净的砖房。马百娟也上到了新的学校,可以学习到新的知识,她感到十分的幸福。然而现实却是,他们家一年的开销只有50元(2008年),母亲患有智力障碍,父亲也年事已高,有60多岁。不久后,马百娟因为跟不上学校课程的进度而被退学。马百娟伫立在学校门口,不停的望向学校内,徘徊了很久。最后,她来到了当地县城,想找个工作补贴家用。正好一个酒店在招人,1000多块。她满心欢喜的跑去询问,结果,地毯不需要扫,前台需要用电脑,而她,连开机都不会。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马百娟坐在街头,心灰意冷,无所适从。最后,扭扭捏捏的回了家。
第二年,她嫁了人。每天干着农活,和年龄相差无几的孕妇说着家长里短,讨论孩子、尿布,比比谁的肚子大。
“马百娟的肚子里又是下一个马百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