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戴上钢丝的第3天,明显感觉到了变化——虽然大部分与痛苦相关。本来这里会有一张钢牙照片,但为了大家的阅读体验,我决定把照片放到文章的最后。
牙齿感觉像是没劲儿了,嘴巴保持微张时没有太多不适,但一咬合就会疼,吃东西也不敢用力。平时自然而然的吃饭过程,现在却变得异常艰难。好在我发现了一个小窍门,可以用舌头发力将食物推向牙齿,借此将食物切碎。
吃饭变得格外小心。即使选择了披萨或鱼肉这样相对软的食物,仍然不得不放弃很多东西。比如,披萨上的培根就咬不动。如果你也在考虑正畸,我真心建议你在戴上矫正器之前,尽情享受几天,吃些最喜欢的食物,因为一旦戴上矫正器,很多美味都将无法再享受。比如我就在上钢丝之前吃了很多瓜子、花生、炒酸奶。
戴上钢丝后吃完第一顿饭,我就明白了,为什么要餐后刷牙,因为钢丝简直是食物残渣的收藏家,实在太能藏了。这根本不需要医生叮嘱,自己都能感觉到。我现在每次吃完都要用冲牙器先冲一遍,再用牙刷刷一遍。牙刷和冲牙器也成了出门的必需品。
戴上钢丝后的第三天,嘴内侧已经有点刮破了,而且由于托槽的原因,嘴也好像变突了一点。
唯一的好消息是,或许会因此瘦一些。吃饭的限制太多,摄入自然减少,而且还要考虑吃完刷牙。有一天赶时间,有买饭的时间,却没有刷牙的时间,最后干脆就没吃。另外多年吃饭较快的习惯,应该也能改掉了。
这个年纪了为什么还要正畸呢 ?
最初的原因是朋友拍了一张照片,本来只是记录我睡觉的样子,但我却注意到了自己的牙齿歪得很明显。
有了女朋友之后,经常视频,也有了更多时间看看自己,就总能意识到牙齿很歪。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反倒没那么多机会注意自己。
小时候牙齿应该也有点歪,但自从年初开始关注后,就觉得越来越歪,而且有点担心以后会不会更歪。
这是否也是一种形式的服美役呢?我觉得不是。
对我来说,发现了一个问题,如果能解决,我就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得到了一个答案,我也不需要再纠结了。整牙是这样,治疗脱发也是这样。
我很喜欢一句话,无所失则不得变。是否改变,关键在于如何权衡得与失。对我而言,为了让牙齿变得整齐一些,付出点辛苦也是值得的。
至于年龄,30 多的确不是正畸的最佳年龄,但我一直觉得,很多事情只要还能做,现在开始就不算晚。
治疗过程
最后,记录一下治疗过程,希望能给有类似想法的朋友一些帮助。
网上正畸相关的信息特别多,鱼龙混杂。很难分清到底是别人的真实体验还是软广。我进入了一个正畸预约的小程序之后,就开始有号称是名医的医疗团队开始加微信。网上可以看到许多成功的案例,也能看到不少失败的经历。尽管他们可能说了部分事实,但也可能隐瞒了一些关键细节。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特的,我觉得与其迷失在信息的海洋中,不如找一个值得信赖的医生,直接解决问题。
我本来打算挂北大口腔的,但实在挂不上,后来就挂了北京口腔医院的一个主任医师的专家号。其实主任医师也不会亲自做,都是他团队里的其他人做,他只负责把控大方向。挂号选择医生时,可以去医院官网查看医生的具体信息。
治疗过程如下:
7 月 25 日,初诊。专家首先评估是否适合做正畸,能做的话,就会告诉你大概的治疗方案和周期。然后就是需要自己考虑的事了,一个是价钱是否能接受,另一个是治疗期间能否保持每个月来复诊一次。如果同意治疗,去验个血,初诊就结束了。
8 月29 日,第一次复诊。主要就是拍牙片,留一个模型。
-
10 月24 日,第二次复诊。主要是沟通详细的治疗方案,然后选择一下是用钢丝的还是隐形的。负责我的医生做了一个详细的治疗方案 PPT,给我讲解了一遍,并找专家确认了一次。
我本来有两个智齿还没拔,其中一个还是横着的。本来以为正畸前是一定要拔得,负责我的医生也是这么说的,还有些心里负担。但专家看了之后说:“这个年纪了,智齿应该也不会长出来了,而且拔牙的创伤较大,可以不用拔。”听到这话,我松了口气,真是开心。
治疗方案钢丝或者隐形,隐形要贵 2w,而且治疗过程相对钢丝要慢一些。毕竟我不是明星,对这一块没太多要求,最后选择了钢丝。
11 月28 日,第三次复诊。去了直接上钢丝。整个过程用了将近两个小时,但实际操作过程没有太多不适,只有在拉钢丝的时候稍微有点疼,其他时间几乎没有感觉,甚至没意识到粘了那么多托槽。
虽然已经戴上钢丝,但挑战似乎才刚刚开始。至于“值不值”,在当前阶段,痛苦是肯定的,但我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时间会带来改变,也许不久后,就会看到努力的成果。
如果你也在考虑正畸,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或许我们可以一起交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