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热爱阅读,但我阅读速度实在很慢,阅读时间也很少。”
“我在努力阅读,可读后仿佛什么都记不住,我在反反复复地翻前面读过的内容。”
“我下定决心在睡觉前放下手机,认真阅读,可是翻不了几页就犯困。想要阅读,却没有真正开始过。”
想要阅读的你是否也遇到过上述问题呢?
因为阅读速度缓慢,一本书的阅读时间搁置太久,我们很容易放弃阅读;没时间阅读,我们总让自己在生活的琐碎和焦虑中搁浅,这样容易产生无力提升自己的沮丧情绪;爱读书的你也常常因为记不住内容,而怀疑自己的阅读能力,从而打击了自己的阅读信心。
日本著名书评家印南敦史,也是《快速阅读术》的作者曾经也认为自己不擅长阅读,阅读缓慢,理解能力差。可是后来他要为生活骇客网站每天撰写书评,每个月要完成60本书的书评,实际的阅读量也会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那印南敦史怎样从阅读1页需要5分钟的慢读者,转变为每年阅读700本书的高效阅读者呢?
《快速阅读术》将会帮助我们改变阅读理念,制定阅读计划,养成阅读习惯,其中“流水式阅读”和“呼吸式笔记”更让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这本书让我们走出阅读速度缓慢的困境,从而进入高效阅读的佳境。
一、我们的阅读速度为何缓慢
01.被“阅读是把内容放进脑子里”的目的所误导
阅读时,我们多么渴望能把书中内容都复制到头脑之中,多么渴望能再现作者的思想精髓。
但在真实的阅读经历中,一本给我们带来深深影响的书,我们对它的记忆最后也是寥寥无几。最后能够陪伴我们的往往是几句刻骨铭心的话。
所以读书不在于100%复制原文,而在于邂逅那1%的收获。
02.都是被“仔细阅读”的念头所束缚
印南敦史指出即使放慢了速度,非常仔细地阅读,也并不意味着能够牢记书中内容。他要让我们转变一个基本的读书理念:先摆脱“仔细阅读”的束缚,不需要对整本书的内容都面面俱到。
阅读时不要犹豫不决,不要瞻前顾后,首先得顺畅地阅读下去,不用怀疑自己的阅读能力,相信能留在我们脑海中的必定是书中精华。
03.对“一次阅读”的效果期待过高
作者印南敦史认为如果标榜通过阅读一本书而想要带来根本的改变,那是一种谬论。
所以他认为并非仔细缓慢地阅读,而是要提高阅读量,才能聚沙成塔,点滴的碎片才能汇聚成知识的海洋。
不应该奢求一次阅读就能满载而归,而是致力于阅读量的庞大积累,最后促成优质的领悟。
当我们放下任何不切实际的期待,放下任何杂念,不强求记忆,聚焦书本,享受阅读时,作者认为这才是投入阅读的真正姿态。
二、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流水式”阅读
为了真正提高阅读速度,作者在本书中提供了两种方法,分别是“流水式”阅读和“呼吸式”笔记。
与“存储式”的阅读方式不一样,“流水式”阅读是一种心流式的阅读方法,只要让书籍内容从心中“流过”,只要“流过”就有意义。
那按照阅读流程,“流水式”阅读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仔细阅读序言和目录,明确内容框架,确定自己需要阅读的章节;
(2)阅读各个章节的最初5行和最后5行,了解作者的主题或观点;
(3)确定关键词,带着目的去阅读,只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4)掌握最舒适的阅读节奏,避免一成不变的单调,读书时随时换挡,依据内容的不同,节奏也要有所不同。
“流水式阅读”的方法让我们学会大胆舍弃,带着明确的目标去阅读,不流连文字本身,只搜索对自己有价值的内容。
三、“呼吸式”阅读的笔记方法
我们的阅读就像人类的呼吸一样,仅仅在读取就好像只在吸气,而不能呼气,那样我们会憋得很难受。
所以我们在阅读完成后,就应该相应输出,就像进行了“吸气”动作,接下来就需要“呼气”,两者相辅相成,有节奏地输入和输出。印南敦史在《快速阅读术》中提出了“呼吸式阅读”的笔记方法,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一行采集”,摘取最具魅力的片段;
(2)“一行精华”,采撷最精彩的一行;
(3)“一行评论”,回味重要段落;
(4)自我评定读书足迹。
令人心动的段落,作者主张不是记忆,而是摘录,不是整段摘抄,而是要控制在几行之内,尽量简短。
有了“一行采集”的积累,我们可以找到自己最钟爱的那一行,并做上标记,这行摘录,就是“一行精华”。
在“一行精华”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写下“一行评论”,尽管短小随性,但能养成输出的好习惯。
接下来,我们需要定期回顾自己写下的“一行评论”,唤醒珍贵的阅读体验,总结自己的阅读喜好,清楚能提升自己的书目,进而确定以后的阅读方向。
“流水式”阅读和“呼吸式”阅读大大解放了阅读者的心态,简单又实用,随性又严谨,任何想要提高阅读速度的人都可以尝试。
写在最后:
印南敦史说过《快速阅读术》的价值在于写给那些享受阅读乐趣,却不满意自己阅读速度和阅读量的人。
在我们掌握了快速阅读的方法后,阅读就不会被轻易放弃,阅读逐渐会成为生活中的一件普通的事,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印南敦史还强调为了养成阅读的习惯,需要定期制定阅读计划,每天有专属的阅读时光,并定期翻阅笔记,回顾阅读历程,为今后的努力指明方向。
印南敦史从一个不折不扣的慢读者逆袭成一个每年读700本书的高效阅读者,他的阅读理念和方法在这本书中倾囊相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