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看了《志愿军》,看完特别想写一篇文章,一篇推广看这部电影的文章,迟迟没动笔的原因,总感觉啥语言都无法描述看完的心情。
这是一部值得放在学校操场上、小区广场上、写字楼区,全民观看的电影。
估且把这部电影分成三个部分。
战前,战争,联合国会议。
这部影片战前的时间相对长一些,也让我深刻明白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领导的英明决定。有多少领导的付出是咱们看不到的。
战争决定是艰难的。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倾全国之力去打仗,“力”在哪?开大会,开小会,反复研究。从国外回来的专家搬出来数据性的东西,军事,收入,啥啥都是天上地下的区别,眼瞅着的必败无疑!差别越大,说明胜利是多么来之不易。
李默尹报名。彭司令说:你一把年纪了,又浑身是伤,受不了!(这说明大家都知道这场仗有多艰苦!)李最终去了。毛岸英是彭总的第一个兵,领袖说:让他当个榜样吧!(我不住嘴地说,哪个国家的领导人能跟咱的国家比!)
我们领袖召见全国代表,大家都是全力以赴支持!最终:打!
战争中。
我们的总司令一马当先先过江,那一刻我也像在现场一样,真的太担心了,有个万一可咋办呀!另一方面又特别自豪:这就是我们国家当领导的!
寒冬过江,看着都冷。战士们脱裤子过江,有的在江中冻得要倒下。这电影咋看!眼泪都挡住了视线!
战争打得太快。第一场仗,38军晚到,给我气的!——弄啥类!
听了38军军长的解释,我不吭声了。是真不想打,不想无谓的牺牲!但最终不得不打,38军军长的话又让我泪洒当场:如果这场仗不可避免,我们不打,可能就是我们的儿子打孙子打,就让我们这两脚泥,一身伤的这一代来打吧。(跪了)
有一场仗,我军把敌人的坦克打得只有三辆冲破防线。但是大家的目标是一辆都不放过!没武器、没人,拿啥打呀!我急得说:不行的话,这三辆过去就过去了!
但是战士们真的是用血肉之躯挡住敌人的先进装备,一辆也没让过去。
为了抢时间到达埋伏点,跑死的战士无数,勇士们却前仆后继继续跑!终于先敌人五分钟到达战斗点。
战斗是残酷的。坦克、轰炸机,把战场夷为平地。死一般的寂静,终于一声大吼冲破云霄:“3连还有活的吗?有活的吗?”一声声呼喊,没有人应声。
“还有能打的吗?有能打的举手!”一支支血淋淋的胳膊慢慢地举起来!我捂着心口真的受不了:别举了,咱不打了!
受伤的战士们又聚到一起整理队伍,继续战斗!(跪拜)
曾经听过一位志愿军老兵讲过,他们一个排死得只有他一个人了。战士们都发着高烧,没吃没喝没水,抱着石头降温……战争的残酷比电影拍得还要惨烈。(跪拜)
联合国会议
领袖说:“我们去县衙告县太爷,咋可能告赢!但还要去!我们要发声!”
张颂文饰演的伍修权在联合国的发言,掷地有声:“我们爱好和平,但不代表我们软弱!”(跪拜)
会议的争执中,我军胜利的消息传到了现场。
我们在语言上胜利,更要用结果说话!
文武之道一张一驰。所以国家繁荣昌盛,要有硬实力还要有软实力。硬实力,我们军事科技国防等,软实力,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外交风云仰仗它。
有家长说这部电影这么血腥,孩子看了会不会增加暴力性?用张颂文的话:“我们爱好和平,但不代表我们软弱!”咱不惹事儿,也不怕事。谁想打仗啊,现在别的国家还在战争中,那些婴儿还没好好看看这个世界,就成了战争的牺牲品。
不想学英语的也看看。英语不好,人家骂咱咱都听不懂,那会行?!第一次喜欢某女星演的翻译官。
以前看个电影发个声,都会被孩子说。这次,我一直“唉呀”“唉呀”地叫,孩子也不吭声。以前一场电影只有我们娘俩,看啥电影总觉得有点碜得慌。这次血腥的场面特别多,没有害怕,只有心疼!
特别幸运生在华夏,特别感谢伟大的领袖,感谢我们最可爱的人,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祝福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也希望世界和平,不要让劳苦大众无家可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