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真知
《逻辑集》
教育:确保孩子未来不被淘汰的3个建议
第一,每个人都要有人工智能思维。这个思维的核心就是“了解人工智能是如何运作的”,这也是未来人人都要了解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来帮我们“做事”。如果不了解人工智能,就会遇到麻烦。蒋里举例说,很多人对人工智能有误解,比如有人觉得自己学画画,就不需要了解人工智能,但是在未来,一个画家是有可能用人工智能来画画的,人工智能可能会让画家用手训练这个门槛降低。因为现在画家很大的一个门槛,是画家花了很多的时间去训练了自己的手,让自己能画出想要的东西。未来人们可以把想要创作的传达给人工智能,让人工智能画出来。也就是说,一个从来不画画的人,有可能变成一个画家,因为他知道怎么去用人工智能帮他画,体现他的创意和情感。
第二,找到自己的那块长板,用人的智能加上人工智能。我们都知道木桶理论,说的是决定一个桶能装多少水的,是那块最短的板子。但在社会的竞争中,讲究的是长板原理,看的是你最长的那块板有多长。家长“要帮孩子找到自己跟机器、跟其他人的区别,特别是自己跟人工智能有什么区别”。找到自己的特点之后,再加上你有了人工智能思维,“你才能把自己的能力跟人工智能的能力进行比较,才能把自己朝着不同于人工智能的方向培养”。
第三,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人类和AI的一个重大区别。“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不管碰到什么样的情况,首先是提出问题,然后是找到方向,最后才是解决问题的事情。”而现在或者未来,在“解决问题”这个层面上,很多“执行”的部分AI就可以做了,人就自然而然地被推到更前端去了,也就是被推到“找方向”的阶段中去了。
读,到彼岸
《逻辑集》
信息过剩时代的4个学习方法
首先是克服“干货饥饿症”。“干货饥饿症”表现为:收藏了一堆材料没看,但继续囤积;听到某个新概念、新名词、新领域,觉得周围人都在说,唯恐自己落伍也要去追,哪怕对自己的未来和成长并没有帮助。克服“干货饥饿症”的办法是养成反省的习惯,了解自己需要学什么,不需要学什么,要对自己的进程时刻观察,适时矫正。另外,要用对待手机流量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不能让过多“干货”占用我们注意力的流量和学习的内存。对于网络上的丰富资源,要么学进去,要么删掉,不要收藏着做个“缓存”。对可能有用或可能没有用的东西,就不要过多占用注意力。
其次是“求知”应逐渐让步于“求解”。方柏林认为,知识可以分为脑子里的知识(knowledge in the head)和世界上的知识(knowledge in the world),有些知识一辈子只用一两次,就没必要花一两年时间去学习,这些知识其实只是信息而已。对于学习,随着年龄增长,“求知”应逐渐让步于“求解”,也就是你带着解决具体问题去学习,不管是个人问题、社会问题、哲学问题。这样,你的学习会踏实得多。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你会发现有的知识需要记住,而有些知识就可以放在别的地方,需要时再调用。
再次是要学会“亲自”看书。方柏林鼓励大家亲自看书,他认为看书应该有一点庞杂,不能坐井观天只看自己的领域。同样的事件,不同人会有不同的解读。融会贯通,让我们能够不断总结,并在接触和应用中微调。不过,他也强调,在某个特定环境下形成的结论,挪到完全不同的环境下,也许会形成熟悉的幻觉,“熟悉的地方无风景”,我们还要注意人是会目空一切,看不到新的问题、挑战和机遇。
最后是寻求终身学习之道。方柏林认为,从范围上,学习本应脱离学校的围墙,诸如“家务、打工、作息、户外活动”等都是学习。“终身学习者”需具备哪些素质呢?在他看来,能时刻反省并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管理自己的目标和手段,清晰了解并驾驭自己的情绪,善于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做到这些就能实现终身学习。
行,过一生
1.培训,断断续续。
2.消息,天天都有。
3.忙碌中,各种乖戾。
4.周五,七夕,一家人,一顿饭,好饱。
5.周六,西西弗的一天。
6.周日,没有动,一整天,50步,摊在了床上似的。
7.对姑娘吼了,撕烂了给她的信,她说,她就靠这封信来提信心的,我又做错了。
8.我从来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
9.速读4本书,好快!这是质变的前奏吗?
10.节后综合症总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