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新时代党校(行政学院)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强调要充分发挥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工程,加强基本培训、提升干部履职能力,是贯彻落实《条例》精神的关键举措。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聚焦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专业化能力提升和实践本领锤炼,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执政骨干队伍。
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筑牢思想根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条例》强调要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育培训的中心内容。新疆作为反分裂、反渗透、反恐怖斗争的前沿阵地,必须通过党校培训强化干部政治能力,确保在复杂形势下始终保持政治定力。
各级党校要结合地区实际,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等专题培训,引导干部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可依托“访惠聚”驻村工作、民族团结创建等实践案例,推动理论学习与新疆稳定发展实践相结合,确保干部在反恐维稳、乡村振兴等重大任务中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只有夯实思想根基,干部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险挑战面前敢于斗争。
强化专业化能力培训,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本领。新时代新疆面临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多重任务,对干部的专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条例》指出,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培训,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新疆各级党校应紧扣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建设、向西开放等重大战略,开设经济金融、对外开放、基层治理等专题班次。例如,可借鉴江苏对口援疆经验,邀请沿海发达地区专家授课,或组织干部赴援疆省市跟岗学习,提升招商引资、产业规划等能力。
注重实践锻炼,增强攻坚克难担当作为能力。实践是检验培训成效的试金石。《条例》要求党校教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化问题导向。新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任务艰巨,干部必须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各级党校可采取“课堂+基地”模式,组织干部到反恐维稳一线、乡村振兴示范村、重点企业等实地调研,在实战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