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关注各大微信公众号以来,眼界与格局这样的词汇便时时映入眼帘。
有说眼界与人的层次关系的,有说一个人的格局里藏着三观的等等五花八门。
看得多了心中便有了自己对眼界与格局的一些理解。以我的经验,确实是人的眼界决定了人的生活。
以我自己为例,我是从小生活在乡间的女子,父母都是接近于文盲的老农民。从小到大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县城。直到读大学才第一次坐火车离开家乡。
在我们那个年代,别人的大学生活都是生龙活虎,悠闲自在的,我的大学生活并不轻松,因为为了好就业,我学习了相对枯燥又繁难的数学专业。
仅仅是学业繁重也就罢了,我还时时有毕业即失业的心理负担,拼命让自己变优秀,生怕自己成为父母的负担。
正值青春的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忧呢?
这就得回到我的生活环境中来看问题。我是2000年考入的大学,在此之前村子里极少有人考上大学。就算有几个在外读书的孩子,也是村子里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家。
因为发生了太多读完书就不了业的例子,所以父母特别是母亲经常在我耳边唠叨即使上了学又有什么用,还是没有工作。母亲以她仅有的理解来认为即使读书好,没有人和钱财也不好就业。
当然这也和当年的大环境有关。当时对两眼一摸黑的农民来说办点事情确实是困难。
没想到,母亲的这些唠叨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所以直到工作后我才算是稍微松了口气,因为我没有了生存的压力了,也还能帮帮家里。
其实因为数学专业的难度较大,当年的我们不论是考研还是就业都亳无压力。看到许多招聘单位向自己伸出了橄榄枝,我还有点不敢相信呢!
这和我一直以来的心理压力完全不一样啊!不应该很难就业吗?
随着年岁渐长,我才慢慢明白当年的担忧有多么幼稚,母亲也慢慢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有一天母女二人谈论起这个问题时,母亲也对自己进行了反思。
母亲说"咱也不懂,谁知道咱村那些没能就业的人都是家人花钱找个学校上的呢!不是国家办的正规学校,当然不好找活啦!"
其实这件事上,我自己也是有责任的,因为时时有生存压力的担忧,我根本就无心去看看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只知埋头苦干。
我认为这就是眼界的问题,因为没出过门子,仅以村里的个例便判断了整个世界局势。
唉,我的大学生活啊!生生在担忧中度过啦!若有再重来一次的机会,我绝不会这样度过我的青春岁月,至少我要多参加一些活动,多出去看看风景,多一些人生经历。
但这世上哪还有重来一次这回事。上周去好朋友家玩,谈论起一些话题,不知怎么就谈到了补习功课这个话题上来了。
朋友说自己当年数学与物理成绩不好,为了高考,需要补习一下。
这个朋友比我小几岁,又生活在市里,所以在我还不知道有补习这回事的时候,朋友都知道参加补习了。
这就是差距啊!我学不好的地方除了请教老师就只知道自己死磕啦!不知浪费了多少时间,多走了多少弯路。
听她说那个时候可能是1小时1百元吧!作为体谅父母的好孩子,她就上了几节课,稍微弄懂了些,便死活不上了。
并不是她不想上,而是觉得太贵,实在心疼自己的父母。
现在说起来的时候,她还对当年的自己不理解呢!要是多上几节课,也许她的成绩会比这好很多,上的大学也会好很多,人生境遇也会很不一样。毕竟当年她的家庭条件也还算是不错的。
可当时的自己就是那样的眼界,没办法。要是有现在的眼界,她肯定会多上几节的。
还是这位朋友,在意识到自己当年存在的问题之后,虽然她人在我们县城工作,但却毅然决然地在市区买了学区房,现在孩子在市区接受更好的教育。
这就是眼界放远放大后的结果吧!
那我们该如何提升我们的眼界呢!
第一应该读读现在或身边不断成长的人的经历。
比如我读了Grace和她的女儿雪淇合著的《人生不设限,绽放更好的自己》,就受益良多,打破了我以前的许多的育儿观与教育观。
第二走出去,和更多的人真诚地交流经验,而不是闭门造车。
比如我给二宝报了早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能认识更多的父母,能向别的父母学习一些经验和借鉴一下别人的教育方式。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去不同的城市旅行,去观察其他城市人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理解生活的多样性,而不是仅仅去看那里的名胜。
第三经常反思自己的生活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行动!
愿我们都能生活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