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触了几名小学心理辅导老师,有目的地让他们讲了讲小学生性教育的问题,没想到收获还真不小,整理了几个小故事,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孩爸孩妈有所帮助。
01、 前几天跟一名辣妈好友聊天时,她告诉我一件令她困扰的事情,那就是上一年的女儿小茹爱看爸爸洗澡。
“女儿爱看爸爸洗澡,如果关了门,不让她看,她就急得哭。”我这位朋友说,小茹在学校里各方面都很优秀,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好学生,唯独这件事她表现很奇怪。
爱管闲事的我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心理辅导老师程晓。
交流后发现,小茹之所以这样,跟她幼年经历有关。小茹小时候,她的父母经常逗她玩,“有时会用手爱抚孩子,她就会哈哈大笑。然而,时间长了,没想到竟引起了孩子对自己身体的注意。”
程晓说,这个问题很简单,进入性启蒙阶段的幼儿时期后,当小茹发现自己的身体和爸爸不一样,就产生了好奇心理。因此,她常常去看爸爸洗澡。
后来,根据程晓的推荐,小茹的妈妈用《认识身体》等性教育书本向小茹讲述人的身体结构。明白了男女的不同,小茹就不再去看爸爸洗澡。
02、 为同学起外号,是学生时代经常发生的事情,有些外号甚至可以成为同学间一辈子的称呼,可是一旦外号涉及性,这就不只是尴尬的问题了。
前段时间,一名五年级女生的家长向心理辅导老师刘洁反映,孩子回家后“告状”说班里有男同学给她起外号,叫她“卫生巾”,孩子觉得特别丢人,不愿意去学校上课。
了解情况后,刘洁找到给女生起外号的那名男生和他的家长。
“男孩的妈妈说,她曾向孩子讲解过一些生长发育的知识,期间提到过女孩在来月经时需要用到卫生巾,但没想到孩子竟然据此给别人起外号。”刘洁说,发生这种情况,其实与家长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谈起性教育,可能很多人联想到的只是狭义的性教育,其实性教育的概念十分广泛,性别、性格、性情、性能、母爱、幸福等等都属于广义上的性。
有些家长只是向孩子讲述男孩遗精以及女孩月经等一些生理知识,却没有在性心理、保护别人隐私的方面进行引导,就会产生这种情况。
03、 不久前,心理辅导教师张铭靓接触了一名小女孩——这名初中女孩小娟(化名)竟然怀孕三个月后才偷偷到医院做了人流。
“女孩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发生变化后,不敢告诉父母,而父母也没有发现孩子的变化,女孩就独自一人到医院做检查。”张铭靓说,当时B超检查结果显示,小娟已经怀孕三个月。小娟很惊讶不敢告诉父母,要悄悄把孩子“处理掉”。
张铭靓说,由于性教育的缺失,性尝试开始走向低龄化,不同的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会面临不同的性困惑,小娟的情况是因为青春期缺少对性的认识造成的。小娟可能对某个男生产生了好感,而双方都缺乏一定的性知识,对自己行为的后果不能进行准确判断,于是偷尝禁果。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到了一定阶段自然会懂得如何与异性交往,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孩子的“懂得”其实只是青春期的懵懂。一旦发现孩子与异性交往,家长应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告诉他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这样才能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
04、 三件事情看起来毫无关联,但都涉及到小孩子性教育的问题,在生活中,年轻的爸妈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面对“我是从哪儿来的”该怎么回答?几乎所有人上幼儿园之前都问过父母这个问题。当孩子提出这个问题时,就代表孩子有了性的意识。然而,父母给出山上捡来的、别人送的、上帝创造的等千奇百怪的答案,就是没有涉及性的问题。
当孩子大一些时,有的家长觉得应该告诉孩子“实情”,那就是“孩子是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可当孩子问到“我是怎么进入你肚子的呢”,很多家长就不知该怎么回答了,有的只能跟孩子说“长大了你就知道了”。本应该进行的性教育,再次中止。
生活中涉及性教育的问题不少,除了从哪儿来,电视镜头中演员亲密动作,也涉及性教育。不少家长表示,这个问题也让他们头疼。多数家长会选择快进或者换台,家长紧张、回避的态度,只会让孩子更好奇。
面对孩子对性的追问,绝大多数家长不愿正面回答,他们或遮遮掩掩或含糊其辞,孩子在好奇心驱使下就会用自己的方式寻找答案,如果受到不良信息误导,就容易犯错。
正确的性教育不是性教唆,也不是单纯讲性知识,而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向孩子灌输正确的观念,家长可以购买一些儿童性教育的绘本,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循序渐地进行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