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水浒系列 — 第七章 宋江是如何掘到第一桶金的 大哥不是传说

第一节 天生当大哥的人 

  我们总觉得,宋江沿体制内的路走不通,所以才走邪路。但实际上,以宋江的本事,如果愿意顺着体制内上位,早就混的风生水起了。只是,人家从来也没有给别人当小弟的习惯,所以才不会一心沿着体制上位。

  沿着体制内上位,结果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只能沿着小弟的路,一步步向上混。换而言之,想办法让上司满意;想办法接近更高的领导。

  宋江如果愿意给别人当小弟,顺着体制一步步上位。以宋江的交际才能,恐怕早已和知府一级(甚至更高一级)搭上关系了,当然了,也早就成为他们的心腹了。

  问题是,这样的宋江,恐怕也就是黄文炳那种人了。换而言之,他可以和级别很高的官员搭上关系,也可以和这种官员成为半朋友、半下属的关系,但是,他们表现出来的形象,更多的是狗腿子的形象。因为,这种人做事时,最多的是考虑,如何让上司高兴,而很少考虑,如何让下面的人尊敬、拥戴自己。

  宋江,显然不屑于用这种方式起步。事实上,天生当大哥的人,都也不屑于用这种方式上位。

  普通人想上位时,最多考虑的是,如果何让某个大哥赏识自己、喜欢自己;天生当大哥的人想上位时,最多考虑的是,如何让大家都支持自己、追随自己。

  普通人想上位时,上升的阶梯是,领着自己混的大哥,或是自己的新大哥,级别越来越高;天生当大哥的人上位时,上升的阶梯是支持自己、追随自己的人越来越多。

  一个人的出牌策略,绝不会是单纯的。但是,他的倾向性却是非常明显的。宋江那种人的倾向性,就更明显了。因为宋江一出场,就没有给谁当过小弟。

 宋江出场后,见面敢称宋江为贤弟的江湖人,恐怕也只有一个托塔天王晁盖了。晁盖如此托大,并非因为他的江湖地位高于宋江,而是因为晁盖夜郎自大,晁盖的水平,我前面已分析太多了,这里就不多说了。

  晁盖敢称宋江为贤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所谓的“东家之丘”;也就是俗话说的,“远来的和尚会念经”。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

  晁盖在没有上道前,称宋江为贤弟。但是,晁盖一上道,对宋江的称呼,马上就变了。

  宋江给晁盖通风报信时。

  晁盖听罢,吃了一惊,道:“贤弟大恩难报!”

  宋江在发配江州,路过梁山时。

  晁盖道:“仁兄直如此见怪!虽然仁兄不肯要坏两个公人,多与他些金银,发付他回去。只说我梁山泊抢掳了去,不道得治罪于他。”

  晁盖在东溪村当保正时,答谢宋江救命之恩时,称宋江为贤弟的;晁盖成了梁山大哥后,则开始称宋江为仁兄了。

  这种称呼本身,意味着晁盖上道后,对宋江有了新的认识。晁盖为什么会对宋江,发生这种认识上的转变呢?原因太简单了,花荣、秦明、燕顺、王矮虎等人上梁山后,一说起宋江时,肯定是又敬又畏(因为宋江在清风山上,玩的太大,也太恐怖了)。晁盖自然会发现,自己从前那叫夜郎自大;因为不要说自己在东溪村当保正时了,就是自己当了梁山大哥后,花荣、秦明对他,也不会既敬且畏的。换而言之,当了梁山大哥后的晁盖,比宋江也差着一大截呢!

  所以,宋江再次路过梁山时,晁盖就不敢称宋江为贤弟了。

如果让宋江写回忆录。第一句话,肯定就是。我当小弟,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事实上,从宋江出场后,我们就没有见过,宋江曾给谁当小弟。相反,谁见了宋江,也是把宋江当大哥看。

  普通人,在获取权力时。通常都是寄托在某个人的赏识与支持上。

  当然了,人的出牌策略。通常不是界限分明的。换而言之,现实中的权力者,通常是两方面都需要做好的。换而言之,他既需要取得上级领导的赏识、给予;也需要取得下级的支持、追随。我们很难说,他的出牌策略,是大哥的出牌策略,还是小弟的出牌策略。

  但是,人的出牌策略,显然是有倾向性的。

  比如,有的人向上爬,主要是想办法讨上级领导的欢心;因为上级领导赏识他,愿意给予他,他就可以爬上去了,至于下属怎样看他,他才懒得多管呢?

  而有的人向上爬,主要是想办法干出成绩,想干出成绩,就必须得让下属都支持他、愿意配合他。因为,他总觉得,只要能干出成绩来,自己的地位自然会渐渐上升。

  天生当大哥的人,就是那种从来不习惯讨好上级领导的人;天生当大哥的人,就是那种走到哪里,都习惯性居中而坐,并且喜欢发号施令的人。从这层意义上,晁盖也是天生当大哥的人。只是,他并不是那种成功的大哥,因为大哥所需要的霸气,他实在太欠缺了。当然了,从这层意义上,吴用也是天生当大哥的人,只是从表面去看,吴用不像这种人。

  天生当小弟的人,就是那种,只懂得讨好上级领导的人;天生当小弟的人,就是那种有大哥在背后罩着,就能不可一世;而没有大哥在背后罩着,就什么也不是的人。

我这里所说的,天生当大哥,天生当小弟,只是两种人格罢了。两种人格并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但是,它的倾向性却是非常明显。

  这两种人格本身,就实用性、效果而言,并无高下之别。

  这两种人格,哪种人格更容易取得成功呢?答案是,很难说!当然,到了巅峰对决时,是个例外。因为到,在巅峰对决时,各方都不可获得大哥的支持。因为,他们就是顶级大哥!在种背景下,天生当小弟的人,自然无法与天生当大哥的人相争。

  就结果而言。许多天生当小弟的人,常常也是位高权重,比如高俅,就是标准的、天生当小弟的人,但是高俅的权力,当时有几个人能比了?许多天生当大哥的人,恐怕也只是普通的小角色。比如,许多人从来没有给别人当过小弟,问题是,他手下的小弟,最多也就几十个、几百个。这种人与高俅站在一块,能是一个级别的吗?

  天生当大哥的人,遇到比自己身份高的人,通常只有两种选择。第一、和这个人,成为朋友;第二、敬而远之。

  宋江这样的人,不论他怎样落魄,也不会给别人当小弟的。如果宋江觉得,和你交往,就是给你当小弟,宋江肯定会对你敬而远之的。如果宋江觉的,和你交往,就是受你指使(而且还是干一些下三滥的事),那宋江更会对你敬而远之的,因为人家丢不起那种人。

  其实,《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也是如此的。如果让刘备写回忆录,刘备肯定也会这样说。我不当小弟,已经很久了。

  事实上,刘备正式一登场,就再也没有给别人当过小弟。也没有人敢说,刘备是他的小弟。曹操够牛,刘备遇到曹操时已山穷水尽了,但是,曹操也不敢说刘备是他的小弟。因为刘备再落魄,刘备也是一个大哥;而且人家也没有给人当小弟的习惯。

 我们总觉的,宋江没有机会在体制内上位,所以才走这种邪路。其实,以宋江的才能,这种机会多的是。只是人家不屑于给别人当小弟(如果沿着体制内上位,你肯定只能沿着小弟的路,一步步上位),所以人家才会绝不考虑这种机会。

  对此,我们只要看看刘备就可以了。我们似乎看不到宋江沿体制内上路的机会,那刘备呢?刘备如果愿意给曹操当小弟,曹操早就高兴的跳起了来。事实上,刘备小弟(关羽、张飞),愿意给曹操当小弟,曹操都会高兴的跳起来。可是,刘备混的那是东奔四走、有一天没一天,也绝不给曹操当小弟。

  曹操那是一代之雄,刘备都不屑于给他当小弟。宋江就屑于给高俅之类的人(甚至更次、更低的官员)当小弟?

  我们普通人,遇到一个可以给高官当小弟的机会,肯定会高兴的热泪痕盈眶。但是,那种天生当大哥的人,却不会这样容易的激动的。因为,大哥就是大哥;绝不会给别人当小弟的。

  宋江也许没有资格与刘备相比。但是,曹操那是一代之雄,都无法让刘备给他当小弟;区区一个靠潜规则上位的知府、或是高俅之类的人物,就能让宋江给他们当小弟?我们也把宋江看得太低了。

 普通读者也许会觉得,晁盖、吴用与宋江住在不远的村里,他们之间都不是普通人,却并不认识,就感觉非常不符合情理。但是,这才是宋江高明的地方。因为,俗话早就说旧了,远来的和尚会念经。

  所以,你想当一个受人尊敬的和尚,就不要总给本地人念经。因为,你再会念,他们也会觉的,你念的不好。为什么?因为你是本地的和尚。

  宋江在郓城县内,并不会享受大哥的待遇,虽然受到郓城县人喜欢,却很少受到尊敬。相反,郓城县有人还敢明着欺负宋江。比如张文远敢给宋江戴绿帽子。

  但是郓城县之外的江湖人物,见到宋江时,通常只会一个动作,那就是“纳头便拜”。

  我想,大约是因为宋江把远来的和尚会念经,这个道理已完全吃透了。所以,他才懒得在郓城县内用心念经,而把念经的时间、精力,都奉献给了外地人,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当然是远道和尚会念经的精神。

  现实社会中,人们的眼光都是现实的。比如,他们看一个人是不是值得尊敬,主要就是看对方的职务、地位、财富。如果你的职务很低、地位很低,财富一般,你就是再有本事,人们也很难真正发自底的尊重你。

  宋江征服人心的主要手段,一个是反撇,一个就是神秘,还有一个就是乐于助人;当然最重要的法宝,就是背后那把轻易不见出鞘的魔刀;当然了,读透人心、精于世故,是他的基本素质。这些东西,必须配合使用,才可以产生难以想象的威力。

  但是,在郓城县内,神秘感是无法产生的,因为,郓城县的人都觉得,自己太熟悉宋江了。所以,他们会尊重、喜欢宋江,却很难发自心底的尊敬宋江。相反,宋江那种溶入血液的低调,还有可能会让许多不上道的人认为宋江是窝囊废。

  而且,在郓城县内,那把魔刀是绝不能出鞘的。因为,这把魔刀在郓城县也出过鞘,它再想藏得谁也看不到,就有些太难了。而宋江身上背着一把,谁也能看到杀气的魔刀,谁还敢哭着喊着接近他呢?

  我们觉得宋江与晁盖、吴用关系并不密切,有些不符合常理。总觉得这是施先生小说中的败笔,但实际上,这才是人家有生活的表现。

  一个没有生活的人,肯定会觉得。宋江只有先让他们村的人,都佩服他;才有机会让他们县的人全佩服自己;当然了,也只有让他们县的人都佩服自己,才有机会让他们市的人都佩服自己。一个人如果这样想,实际上只能证明他没有生活,换而言之,他肯定一直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生活着。

  事实上,许多人在外面混的风生水起,在自己村里、家里,却是无人问津。直到在外面混的名动天下了,他们村里、家里的人,才会忽然对他刮目相看。比如,苏秦在家里,受尽白眼,功成名就后,家里人才发现自己有眼不识金镶玉。

 第二节 大哥的第一桶金是如何积累起来的

  我把宋江吹得这样神乎其神。也许有人会说,宋江出场后,就有了很高的江湖地位(谁见到宋江,也是纳头便拜)。所谓长袖善舞、多财善贾。这并没有什么神秘的。我们最想知道的,就是宋江最初的原始资本是怎样获得的。

  其实,一个人有没有资本,那是相对的。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人有几千万元人民币,与嘉诚哥、盖茨哥相比,自然称不上有钱人。问题是,与普通人相比,就是另一回事了。甚至而言,一个人如果全部家档,只有百八十万,自己都觉得自己是穷人。问题是,对许多底层的人而言,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杜月笙自然是江湖大哥,但是比杜月笙低三五个等级、甚至十来个等级的人,在许多人眼中,也是江湖大哥。

  事实上,在许多人眼中,那些街上的滥马仔,都是江湖大哥。总而言之,一听这种人的大名,也会有种肃然起敬的感觉。和这种人喝上一次酒,也会忍不住走哪吹到哪,因为他曾经和这种江湖大哥喝过酒。

  换而言之,一个人是不是有钱人,是不是大哥,是不是有名。那得看跟谁比。

  我们觉得,宋江在出场后,之所干各种事,都得心应手,那是因为他本身拥有的资本太多了。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错觉。因为,我还是前面的话,那就是一个人的资本多不多,那得看与什么人相比了。

  如果你总是站在比自己低的人面前,你自然很高;如果你总是站在比自己高的人面前,你自然很低。

 普通人的处世之道。通常是,一见比自己有本事、有地位、有钱有势的人,那是习惯性的想接近。当然了,一见比自己本事小、没地位、没钱没势的人,那是习惯性的想疏远。

  为什么呢?与前者走的近了,可以沾光啊!与后者走的近了,难免会有人动不动找你借钱、摆事。

  一个人报着这种念头与人相处。那是人之常情,并不值得非议。

  问题是,与你相处的人,或是与身份相当,或是比你还高出一大截。那他们,谁会动不动就觉得你非常有本事呢?谁会总是对你一脸的崇拜呢?谁会走到外面,总是给你四处传播美名呢?

  天生当大哥的人,通常总是反其道而来的。如果一个人处世之道,写满了势利两个字,那他永远也当不了大哥。这种人位置再高,也是标准的小弟。大哥的霸气,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绝不势利。

  天生当大哥的人,总是喜欢与那些比自己没本事、没地位、没钱没势的人相处,更喜欢与他们打得一片火热。为什么呢?因为,还是我前面的话,一个有没有资本,那是相对而言之。

  如果与你来往密切的人,都有着与你若的身份、地位、名声、势力,甚至在这些方面,都比你高出一大截。你就是再有资本,相对而言,也没有什么资本了。

  在这种圈子里,你指望人们都觉得你有本事,你指望人们都对你一脸崇拜,你指望人们都会四处传播你的美名,你可真找对地方了。因为,这和爬到树上抓鱼有什么分别?

  如果与你来往密切的人,身份、地位、名声、势力,都比你低,甚至比你低着一大截。你就是再没有资本,相对而言,你也是非常有资本的。

  在这种圈子里,你希望他们觉得你非常有本事,你希望他们对你一脸崇拜,你希望他们四处传播你的美名,虽然也很不容易,但是应该不是难的无法想象吧!

  天生当大哥者的处世之道。本身就容易让许多人发自心底的尊敬、佩服你。更会让许多人发自心底的想传播你的美名。

  宋江的名声巨大。所以,武二哥一见宋江就是“纳头便拜”。如果宋江的能力非常有限。那武松与宋江相处几天后,肯定就会觉得宋江名声很大,但那是浪得虚名。所以,越相处就会越轻视宋江。

  如果宋江与武松,相处出这种结果。宋江即使借凭名声,让武松“纳头便拜”了,又有什么用?因为,武二哥出门后,逢人就会说,宋江浪得虚名。这样一来,武松以后自然不会把宋江当回事了。就是宋江的招牌,恐怕也会因此抹黑了一大截。

  宋江的名声巨大。所以柴进一见宋江,也是“拜倒在地”。问题是,如果宋江的能力非常有限。那与柴进和宋江相处几天后,肯定也会觉得宋江名声很大,但那都是浪得虚名。如果宋江给柴进留下这种印象,柴进自然不会把宋江当回事了。而宋江的招牌,恐怕又会因此被抹黑了一大截。

  其它比较有身份、有本事的人与宋江相处后。也是这要种感觉。那宋江的招牌,肯定早就砸了。

  所以,你征服了小人物后。借此拥有了众多粉丝,又拥有了巨大的名声后。只是敲开了你上位的大门,换而言之,如果你肚里没有足够的干货,你爬上去,也无法真正站住脚的。

 更主要的是,一个人有着巨大的名声、会玩一些操控人心的手段,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江湖大哥吗?显然不能的。因为,魄力、担当、自信、解决具体事情的能力,比名声、操控人心的手段更重要,也更难做到。

  前面那两项都是虚的,后面这才是实在的东西。

  比如,大家遇到事时,都你推我、我推你,谁也不敢出头,(或是信赖你的人不知所措时)你敢拍板做决定,而且能把这件事办好。这才是最难做到的。

  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那走到哪里,自然而然就是大哥。因为,大家一遇事,肯定都会看着你,都会等着你说话。大家都这样看你,你不是大哥,谁是大哥呢?

  这说起来容易,但是没有绝对的魄力、担当、自信、解决具体事情的能力,那是绝对做不到的。因为,随便乱出头,可能第一个倒霉的人就是你;因为,随便乱出头,可能会费力不讨好。

  我们再看看杜月笙。

  有一次,大上海发生了一起群众事件;整个大上海炸了窝。按理说,这事应该由法国领事牵头去做。但是法国领事,显然解决不了这件事。于是,大家就请杜月笙帮忙。他们此时找杜月笙办这件事,未必是因为,他们真认为杜月笙比他们高一头,而是因为杜月笙有帮会背景,干这种事比较好入手。但是,既然大家这样看得起杜月笙。杜月笙一上手,那就是用尽浑身解数,终于把这件事摆平了。

  问题是,最后需要买单时。法国领事不愿意认账了。因为,为了平息这起群众事件,肯定得对群众做出一些让步。而那些让步,最后通常就是跟钱说话的(据说,折合三十万大洋)。法国领事不愿意买这笔单,其它人更不愿意买这笔单了。对此,杜月笙说了。你们找杜某人办事,杜某人给你办了,你们就这样玩杜某人?不过我杜某人说的话,从来算数,你们都不愿意买单,我替你们买单。于是杜月笙自己掏钱买了这个单。

  表面上看,杜月笙这次当了冤大头。问题是,杜月笙花了三十万大洋,就让整个大上海看到。他杜月笙说的每句话,那都是话;没有一句是在放屁。那些洋人、官僚、政客、军阀,都是唯得视图,毫无信誉可言,为了钱什么脸面也不要;而黑社会的杜月笙却是一言九鼎、言出如山;为了信誉,不惜舍弃大笔财富。

  更主要的是,那些钱都是给普通老百姓花了。这最值得人尊敬,这也最容易让人感动。

  以后,大上海再有事,人们会找谁?自然是找杜月笙。这样的杜月笙,往大上海上一站。不是大上海的操盘手,又是干什么的?

  单凭这种霸气,让杜月笙往大上海一站,就可以傲视所有洋人、军阀、官僚、政客了。

其实,想成一个真正的大哥。仅仅拥有上面的本事,还是不够的。

有一种本事,表面看起来,非常简单。实际上,那是非常复杂的。比如,想成为大哥的基本条件,就是愿意付出;问题是,付出去的东西,能连本带利的,收回来吗?

其实,这种本事,看起来比较简单。实际上非常不简单。

大哥在连本带利(而且绝对高利润),收回付出的东西时。 要依靠的就是一种强盗的逻辑。这种强盗的逻辑,就是“不是朋友,就是敌人”。

 第三节 强盗的逻辑 不是朋友就是敌人

  宋江救刘高的妻子,本来是可以一箭双雕的。

  首先,可以让自己欠燕顺等人一笔情。而燕顺等人,为了让这笔人情,能有最大的回报,自然会希望宋江拥有更高的江湖地位。

  其次,宋江救了刘高的妻子,还可以让花荣、刘高都欠自己一份人情。宋江帮了花荣的同事(刘高),花荣与刘高,自然应该感激宋江。

  但是很不幸,花荣并不领这份情,而刘高更不领这份情。于是宋江算计好的东西,竟然彻底走了样。于是,宋江以为是一本万利的生意,竟然干得差点把命也搭进去。

  其实,宋江盘算的这一切,应该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还是前面的话,白道、黑道、无间道,全怕不上道。

  刘高夫妇非常不上道。

  第一、宋江是什么人?刘高的妻子清楚的看到,那些强盗,都把宋江当成贵宾看待。更主要的是,他们很快也发现,宋江与花荣的关系,那是异乎寻常的亲密。一个人,黑白两道通吃到了这种地步,你随便招惹人家,那不是没事找事吗?

  第二、宋江不久前曾让刘高妻子免遭噩运。如果刘高夫妇上道,自然应该感激宋江啊!宋江刚帮过他们,他们掉过头就收拾宋江。这更是典型的不上道。

 如果刘高夫妇上道,一见宋江,自然会把宋江请过来,先表示感谢,然后再和宋江交朋友。如果是这样,以宋江的手腕,很有可能会让清风寨的文武知寨,变得团结和睦起来。

  如果是这样,就是慕容知府听到这件事,也会感觉宋江真乃高人。因为,一山不容二虎,文武知寨不和,那是官场最普遍的现象,而且刘高、花荣也一直势如水火,现在竟然因为一个神秘人物,在花荣家住了几天,马上就改变了模样。你说这个神秘人物,能不是传说中的高人吗?

  当然了,如此一来。燕顺对宋江的投资,当时就有了明显的价值。因为,清风山强盗与宋江是好朋友;清风寨的文武知寨,也是宋江的好朋友。以后青州的白道,看在宋江的面子上,也得给燕顺面子。

  如果我们这样看这段故事,就会发现,燕顺等人厚待宋江,绝对是一项有眼光的投资。

  可是,我前面就说了,白道、黑道、无间道,道道通。如果遇到了不上道,那也是白搭。

许多人都对刘高夫妇极尽贬责之词。我以为,刘高夫妇充其量只是不上道,如果我们认为,刘高夫妇所作所为非常值得的贬责,只能证明我们非常迷信一种逻辑,那就是强盗的逻辑。

  强盗的逻辑大约是如此。

  第一、我很坏,我害人没深没浅。但是,我没有害过你,你却出来坏我的事,那就是你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像你这种人,就是欠扁。

  第二、我很坏,我害人没深没浅。但是,我一心想和你交朋友,更一再对你表示友好。你不但不领情,还出来坏我的事,那就是你不讲义气、不够朋友了。像你这种人,就更加欠扁了。

  其实,强盗可以干的风生水起。就是靠这种逻辑支撑的。

  刘高夫妇只是上不道。如果有人认为,刘高夫妇非常值得贬责。那我想知道,强盗怎样帮助了刘高的妻子?无非是强盗把刘高妻子抢了,后来又把刘高妻子放了。仅此而已。

  这算什么狗屁恩情?

  如果这种狗屁恩情,都是了不起的恩情。那黑道收买、控制白道,可真是太简单了。总而言之,随便把白道的家人抢了,再放了;白道就得对他感恩戴德了。

当然了,从理论上,这种救命之恩不是什么救命之恩。但从现实的角度去说,这种救命恩,却显然是救命之恩。 

  事实上,绝不只是强盗,用这种逻辑思考问题。我们普通人,也是用这种逻辑思考问题的。换而言之,普遍的人都认为,刘高妻子应该对宋江感恩戴德;刘高也应该对宋江有所回报。

  问题是,刘高是什么人?宋江是什么人?

  刘高是一个政府官员,政府让他坐镇一方,就是保护当地百姓安全的。强盗给你点面子,你就给强盗面子;强盗帮你,你就帮强盗?这样说来,政府给你财权、人权、物权,就是为了方便你和强盗玩无间道啊?

  如果我们认为,刘高应该感激宋江、应该和宋江成为朋友。本身就是用强盗逻辑思考问题。

  如果刘高这样上道,那当地白道、黑道,马上就因为宋江的超级无间道,彻底打通了。总而言之,白道大哥与宋江是好朋友;黑道大哥也与宋江是好朋友。而且宋江无论遇到白道大哥,还是黑道大哥,都是居中而坐。你说这白道、黑道的界限在哪里呢?

 黑道大哥一直都违法。但是,黑道大哥对你非常好。你应该怎样做呢?

  从冠冕堂皇的理论上,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自然是私人感情,不能混淆法理、情理。所以,面对坏人的收买、利诱,拒腐蚀永不沾的警官,最值得人们敬佩。

  在现实社会中,这也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总而言之,什么是好人?对我好的,就是好人!什么是坏人?对我不好的,就是坏人!

  所以,当我们把感情投入到梁山好汉身上时,梁山好汉不论干什么,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敢和梁山好汉作对的,不论因为什么,也是该死的。

  但是,我们如果站在中立的位置去看,这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伦理问题了,甚至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现实问题了。

  其实,我们看白道大哥也是如此。白道大哥天天贪污腐败、天天干着种种无视党国、人民利益的事。但是,白道大哥欣赏你、重用你、提拔你。你应该怎样做呢?

  从冠冕堂皇的理论上,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因为,一个值得人敬佩的公务员,显然不应该与这种白道大哥同流合污的。

  问题是,放到现实上,一个人能做到这一点,就算不是圣人,也有点像圣人了。当然了,让世俗人一看,那就是傻子。有个白道大哥欣赏你、重用你、提拔你,你却是和人家玩清高、保持距离,你不是傻子,是什么?

  在小说里,高太尉欣赏、重用、提拔一个人,会有许多人不屑于买高太尉的账。但是现实社会中,比高太尉低十个等级、恶劣十个等级的贪官污吏,欣赏、重用、提拔一个人,那个人也会感恩流涕的。

  因为,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在现实社会中,还真没有个具体标准。 一个人对你这样好,他自然是好人。

  许多年前,有一个臭名昭著的恶人,公然叫嚣。“我不知道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在我的观点里,对我好的,就是好人,敢和作对的人,就是坏人”。

  这种逻辑是臭名昭著的。但是,现实社会中,不奉行这种逻辑的人,有几个呢?

第四节 大哥是如何赚钱的

  许多人,总觉得宋江家底并不雄厚、经济来源并不宽广,所以混出那样大的名声,有些不可思议。问题是,大哥最主要是靠面子混的。

  宋江与清风山上的强盗,开始认识吗?显然不认识。但是,宋江在清风山吃饭花钱吗?住宿花钱吗?肯定不花了。临走时,强盗还得给宋江拿一笔银子。

  而且,这恐怕也是因为银子太沉了,宋江背不动。否则,宋江跟他们要个三五百两银子,他们肯定也会给宋江拿的。

  关键时,宋江让燕顺把刘高的妻子放了,花一两银子了吗?当然没有花。问题是,这件事折合成银子,那得值多少两银子?最保守也得值一千两银子吧!甚至说它值三五千两银子,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也许有人说,我们怎么没有看到,这件事这样值钱呢?原因太简单了,因为宋江遇到了不上道的刘高夫妇。

  如果刘高夫妇上道,自然会把宋江当成贵宾款待。如果是这样,宋江到刘高家吃饭喝酒,花钱吗?肯定不用了。宋江临走时,他们会给宋江拿一笔银子吗?肯定是会的。

  更主要的是,如果刘高夫妇这样上道,宋江以后让刘高给自己点面子,刘高会拒绝吗?自然不会拒绝了!

  也许有人说,面子值几个钱?

  面子值几个钱?如果没有宋江的面子,刘高就是悬赏一千两银子、甚至三五千两银子,能把自己老婆弄回家吗?我估计是办不到的。

  你别以为这笔银子,数目很大。如果五百个士兵一块出动,往少了说,一个人不过只能分到二两银子,说到最多,不过是十两银子。你觉得,面对这笔银子,你是官兵,会和强盗去拼命吗?

  如果你不能让五百个官兵,真心实意的与强盗打仗,想让清风山的强盗向你屈服,你想也不用想,因为,根本就是办不到的事。

  宋江拿面子一说话,刘高的妻子当时就回家了,而且没有让强盗侮辱过。你说宋江的面子,值多少钱?

  在关键时候,如果刘高愿意给宋江面子。那宋江,还是随便一句话,就可以办成别人花几百两银子、几千两银子,也无法办成的事。

  这就是面子的价值!

宋江听说生辰纲案发了。于是骑马跑了一圈。那可真是随便一句话,收回的利益是多少呢?

  晁盖后来给宋江拿了一百两黄金。这一百两黄金,给宋江、雷横、朱仝三个人分。宋江当时就拒绝了(出于客气,宋江只拿了一两黄金意思一下)。宋江为什么不收这笔黄金呢?显然是因为,宋江救了他们七个人的命,他们现在又成了梁山大哥,却拿几十两黄金就想还这笔人情。他们几个人,也太抠门了吧。

  与梁山大哥有着过命的交情(兄弟是心腹弟兄,我舍着条性命来救你),价值大?还是三十三两黄金价值大?自然是前者价值大了。你救了梁山的大哥,却收了几十两黄金,这证明你们的关系,还是跟钱说话的,而且恐怕也就值那么点钱。如果你救了梁山的大哥,却是一分钱也没有收,这证明你们的关系,那真是过命的交情。

  宋江可以在生辰纲案发后,玩这种把戏。在平常的小案子上,自然也可以玩这种把戏。总而言之,动则就是,“兄弟是心腹弟兄,我担着坐牢的风险来救你”。再总而言之,动则就是,兄弟敬重人你为人,所以愿意这样照顾你、帮助你。

  古语有云,衙门之内好修行。为什么呢?许多时候,你只是稍微抬抬手,就可以让对方避免许多损失,你只要愿意使使好心,就可以让对方获得许多方便。

  大部分人处于这种位置,通常都是用恶的一面为自己谋利。比如,施恩、戴宗就是这种人。总而言之,不给我好处,我就好好收拾你。给我好处,我就给你行行方便。这样作,自然能落得许多实惠,问题是,大部分受制于你的人,通常只会害怕你,却绝不会发自心底的尊敬你、崇拜你,更不可能会替你传播美名的。

  普通的押司,大约是这样工作的,那就是给我点好处费,我会通融你,不给我好处费,我就和你公事公办,而且还是最苛刻的那一种公事公办。你有身份、有地位、有钱,我就照顾你。你没有这些东西,那就对不起了。

  但是,宋江肯定不会这样工作的。换而言之,宋江肯定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因为,宋江上位时,最重要的垫脚石,就是想办法扩大自己的名声。需要宋江帮助别人时,如果不需要花钱,只要是举手之劳,宋江肯定不会拒绝。当然了,需要破费一些银子、需要费点力气,宋江也不会拒绝的。

  从单纯的投资去看,普通官吏的方法,是不会赔本的。因为,不见兔子不撒鹰,见着机会就不放手。所以,大家都喜欢用这种方法。宋江用的方法,则有可能会赔本,因为,赊出去的人情,能不能转化成现实的利益,并不是谁也能保证的。

更主要的是,一个人想象宋江一样,积累起巨大的名声。在许多时候,还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更需要你有高超的手腕。

  许多时候,有人找你办事,你胆大点、愿意承担点风险,就可以替他把事办成;但是你不敢、不愿承担风险,你就无法替他把事办成。比如生辰纲案发后,得到这种消息,并不是谁也敢给案犯通风报信的。

  更主要的是,并不是谁也有机会,可以事前得到这个信息的。

  许多时候,你有高超的手腕,或是交际比较广点,就可以替他把事办好,如果你没有这种能力,你就无法替他把事办好。比如,宋江改造武松,那绝对是依赖高超的手腕,普通人处于宋江的位置,打死也做不到这一点;再比如,宋江能在第一时间内得到生辰纲的消息,也是因为何涛不把宋江当外人,否则,这种重要的信息,何涛绝不会随便向你透露的。

  普通人处于宋江的位置。哪有这种魄力,哪有这种能力、交际手腕呢?

  所以,一个人在筹集自己的原始资本时(让众多人尊敬、崇拜自己,愿意传播自己的美名),绝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第一、你必须愿意放弃许多现实的、眼前的利益。

  第二、你必须愿意承担许多,没有必要的风险;还得拿自己家的现钱出去。

  第三、你必须还得有过人的交际能力;解决事情的能力。

  更关键的是。这是标准的长线投资,换而言之,你放弃这样多的东西,付出那样多的东西,承担这样大的风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看不到现实利益的。换而言之,他只是让越来越多的人尊敬你、崇拜你、愿意传播你的美名。

  一个人,如果总是这样做事。让人难免会想起郭冬临小品中的那句话,“有事您说话!”总而言之,自己贴辛苦、自己贴钱,四处揽着替人办事,就是为了让人高看自己一眼。

  这种处世之道,实在如同笑话了。问题是,大哥做事时,这种近乎傻子的精神,是必不免的。你没有一点这种近乎傻子的精神,谁会高看你一眼?谁会有事时,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你?

 仗义疏财、扶危济困,绝不会让形形色色的江湖好汉纳头便拜。以此,我前面说了无数回。

  宋江的残酷、恶毒、凶狠超出了正常人的想象;人们却都认为他是一个迂腐、软弱的窝囊废。别的东西不用说了,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绝对是高人中的高人了。

  宋江与柴进的地位,毕竟相差太远了。一个县城的押司,一个是王侯子弟。

  如果说,宋江去找柴进,柴进的手下让宋江呆在庄上,却快马叫柴进回来,那就完全不符合情理了。因为,无论从身份、地位,宋江都没有这种资格。

  如果宋江一出场,江湖地位就已高到这种地步,那宋江出场之后,还有什么继续描写的空间呢?

  宋江出场时,江湖地位虽然已很高了,但是,他后来让柴进信服、让武松崇拜,收伏燕顺等人、秦明,收伏李俊、张顺、戴宗、李逵、、、,并不是简单的靠既有的名声。我前面就说了,如果宋江按正路出牌,绝对无法收伏燕顺等人,后面我会分析的,如果宋江正路出牌,也无法收伏秦明的。当然了,如果不是宋江有着过人的手段,他也无法收伏李逵、李俊、张顺、戴宗等人的。

 乐于助人、热心大家(或是某个集体、群体、集团)的事,这是一个人,能不能成为大哥的基本前提。一个人如果没有这种觉悟,他永远也无法成为大哥的。

  单纯的做到这一点很容易,因为,他没有技术含量,只要你永远记得“有事您说话”,就可以了。

  但是,后来的事,比如付出的东西,都可以连本带利的收回来,那就难了。我主帖说了,他主要靠的是强盗的逻辑(对此,我前面用宋江与刘高的故事分析了)。其实,我在原帖中,用教父中的内容更详细的论证过这个道理。

  教父帮你时,并不需要你给钱;他只需要你承认,大家是朋友。

  你是我的朋友,我可以无偿的帮助你,你不是我的朋友,就不要想着拿钱收买我,因为我不缺钱。

  问题是,你与教父成了朋友,教父以后找你办事,你能拒绝吗?不能了,因为你是教父的朋友,教父以前还帮助过你,现在教父找你办件事,你竟然敢拒绝,这就是你不讲义气了。你敢不讲义气,应该受到怎样的惩罚呢?

  我在宋江一出场时就说了,单纯的扶危济困、仗义疏财,是不会让江湖好汉敬佩的。更主要的是,以宋江的家底,根本支撑不出那样大的的名声。宋江真正的法宝,是在于他手上握着那柄令人恐怖的魔刀。换而言之,谁也知道,宋江和你讲义气,你不和宋江讲义气,绝对会让你哭也哭不出来。

  如果大家都能清楚的看到宋江手上那把魔刀,肯定没有人敢跟宋江交朋友了。问题是,宋江已把这把魔刀修炼的无形了,换而言之,宋江凶残、邪恶到了极点,但是,人们都认为宋江迂腐、无能。因为,宋江表面太无能了,所以人们都认为,与宋江交朋友有利而无害,却不知道,你与他交朋友,就是传说中的与狼共舞。

  普通人,你觉得自己能玩得转大哥的处世之道,你就热心帮助别人,热心为大家的事忙碌。如果你觉得,你没有这种本事,你帮助别人、为大家做事时,就掂量好自己的身量,否则,最后真就成了小品中的郭冬临。

  但是,不论什么时候,你记住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朋友之间是相互的,付出也是相互的。我帮助了你,如果一码是一码的明算账,自然没有必要。但是,我帮助了你,你总得有所表示。如果任何表示也没有,甚至还想蹬鼻子上脸,我会让你为此付出一定代价的。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坚持这条原则,他天天还有事您说话,那就成了一个笑话;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坚持这条原则,还天天有事您说话,那就成了败家子。

  一个人,帮助别人,如果真是高尚的道德。换而言之,他真的不求回报。那他因此受累、受穷,也是值得人尊敬的。如果,他是为了因此换回更多的回报,最后依然受累、受穷,那只能证明他失败。

  宋江是玩大哥的处世之道,所以,我们总奇怪,宋江为什么会阎婆惜之类的人欺负?问题是,如果宋江真是精有外露、霸气外露、邪气外露,谁还会哭着喊着和他接近呢?

  其实,普通人在现实社会中,也没有必要精明外露、霸气外露、邪气外露。人与人相处,是一个复杂的、漫长的过程,太精明的人(甚至事事斤斤计较),一点亏也不能吃的人,总想占人便宜的人,是不会招人喜欢的。

 第五节 面子是什么

  在四处帮助别人的时候,你的面子就会变得越来越大。换而言之,你走到哪里,一报自己的大名,别人就会觉得你值得信赖、值得结交。

  别人觉得你值得依赖,值得结交。有事自然会喜欢找你,没事也喜欢找你交朋友,而有事没事,都愿意给你面子。

  从表面上看,晁盖、柴进也是如此做的。但实际上,他们的行为,与宋江相比,区别可大的去的。

  面子这种东西,非常复杂。

  简单的去看,面子就是用人情换的。换而言之,人家欠了你的情,自然得给你面子。如果这样去理解面子,以宋江的家庭背景,永远也不可能混出那样大的面子。

  宋江的面子,恐怕比柴进也大。如果所谓的面子,就是靠一来一往混出来的,那宋江打死了,也无法比柴进面子还大啊!

  其实,面子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信誉、能力、权威。

  如果一个人,和人打交道时,把面子寄托在人情之上。那他的面子,永远也不会太大。晁盖、柴进就是这样的人。所以,拿他们的面子,好像很难玩什么空手套白狼。

  如果一个人,在和别人打交道时。懂得应用信誉、权威。那他的面子,就大的难以估计了。宋江就是这样的人。因为拿他的面子,走到哪里,也能空手套白狼。

  如果说,面子是现实交易的筹码。

  晁盖、柴进那种败家子,通常都是先出货后收钱。更可怕的还在于,能不能收回来足够的利润,还得看大家够不够自觉。偶尔也能赊欠一些财物,通常都数目非常有限。所以,凭他们这样做生意时,恐怕都是赔本赚哟喝。

  宋江则不同了,宋江做这种生意,当原始资本一启动,从来都是先收钱后出货。总而言之,大哥先欠着你一份情,以后大哥再还你。这样一来,大哥永远都是买空卖空,拿着东家的钱、西家的货,北家关系、南家的权力,四处倒腾。人家的买卖,那自然是越作越大。

  一个人的面子,会变得越来越大。绝不是简单的靠人情支撑,虽然,人情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一个人想让自己的面子,变得越来越大。最主要得弄响自己的名声、提高自己的信誉;更得处处表现出自己超人的处世能力。总而言之,必须得让人们相信,你值得信赖,你值得托付。

  你能做到这一点,自然可以买空卖空了。换而言之,你替人办事,根本用不着现钱交易,因为凭你的名字,就可以拿着东家的货、西家的钱、南家的关系、北家的权力。在此基础上,你就可以买空卖空了!

  最初,你的面子不够大;所以你办的事,肯定不会太大,愿意卖你面子的人,也未必有很多。但是,把事托付给你的人,事后都认为太值了。那以后,给你面子的人,自然会越来越多;给你的面子,自然也越来越大。

  当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们看到你这样有本事,而且又有着这样高的信誉。即使没事,也会主动和你交朋友,主动把人情欠给你。这样一来,你干起事来,就更加得心应手了。

  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宋江从来也不认识燕顺,但是宋江一报名字。马上就可以白吃、白喝、白住、白拿,还能一句话,就让他们把刘高的妻子放了。

  一个人,拥有相关的原始资本并不困难。换而言之,只要你拥有着超越普通人的家底、职务、能力,而且愿意发扬“有事您说话”的奉献精神。自然就会有人找你办事。

  问题是,面对别人上门借钱、要钱、办事,却看不到可靠的回报,普通人谁也会本能的拒绝。既然如此,人们有事,怎么总会想到找你呢?既然如此,你找别人办事,别人怎么会给你面子呢?

  更主要的是,原始资本一旦启动,你的办事能力,就比奉献精神更重要了。换而言之,你的名声够、信誉够,人们也愿意找你办事,你也愿意替人办事。但是你办事的结果,总不能让大家满意。你开始积累的名声、信誉,恐怕也会渐渐弄砸了。

  柴进大约就是这样的人。林冲拿着柴进的书信,到了劳改营,劳改营却是帮着高太尉往死害林冲;林冲拿着柴进的书信到了梁山,王伦却是想方设法的排斥林冲。

  为什么劳改营的官员、梁山的强盗,不愿意给柴进这种面子呢?因为,他们觉得,不给柴进这样大的面子,也没有什么后果。所以,他们自然不会给柴进这样大的面子。

  柴进表现出的这种能力,林冲虽然会感激他(因为柴进帮了林冲很多,因为柴进一直对林冲非常热情),但是,林冲真会信赖柴进吗?显然是不会的,因为以柴进的家底,以柴进的声望,以柴进的付出,亲笔写的书信,就这种效果,你让林冲能多信赖他?换而言之,小事靠柴进能行,大事你指望他,肯定是靠不住的。

  大哥必须得有足够的霸气。否则,你有足够的财富、地位、名声,你也撑不起台面的。柴进就是最好的例子。

  换而言之,大哥必须得让人知道。大哥不会欠别人的情,大哥也会尽量让别人满意。但是你们也千万不要以为,你可以不给大哥面子。

  不给大哥面子,后果很严重。只有如此,大哥在买空卖空时,才能得心应手。

  否则,大哥去办事时,这个人不给大哥面子,那个人也不给大哥面子,一来二去,本来愿意给大哥面子的人,也不敢给大哥面子了。因为,人们对大哥的面子,实在没有多大信心。如果是这样,大哥想当某个圈子内的操盘手,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许多时候,这个人愿意给大哥面子,那个人也愿意给大哥面子,一来二去的,谁也愿意给大哥面子。甚至而言,人们都会主动给大哥面子。为什么呢?人们看大哥这样神通广大,自然一有机会,就想先和大哥搭上关系,防止有事用大哥时,才去临时抱佛脚。

  这样一来,愿意给大哥面子的人,就更多了。当然了,在这种背景下,许多人花一大笔钱、费九牛二虎之力,也未必能办成的事,到大哥这里,也许就是随便一句话,就能办成了。为什么呢?因为,大哥的面子,放到哪里都是硬通货。谁也想换几块这种东西回去,因为手里拿着几块这种东西,才会感觉心里踏实。

有时候,大哥为了树立自己的名声(当然是宽容、仁慈的名声),大哥会适当的容忍别人不上道的行为(总而言之,你用了大哥,一点情不领、一点情不还,还想登鼻子上脸)。大哥必须得树立起这种名声,因为只有如此,人们才相信,大哥并不是斤斤计较的人;因为只有如此,人们才会相信,找大哥办事,绝不会引狼入室的;因为大哥实在是一个宽容、仁慈的好人。

如果,大哥精明外露、霸气外露,人们在找大哥办事时,自然会有许多顾虑。因为,万一大哥硬占我便宜,我恐怕只能任大哥宰割了。一想到这点,谁还敢探着杆子找大哥办事呢?谁还会探着杆子给大哥面子呢?因为,人们一见大哥,恐怕都是避之唯恐不及。

但是,大哥给人的感觉总是憨憨厚厚、差不多就行,而且神通广大,人们自然都会探着杆子,找大哥办事了。当然了,没事时,也会主动给大哥点面子,以备必要时,可以让大哥出手帮自己。这样一来,大哥自然就是这个圈子里的操盘手。总而言之,大哥的面子,就是这个圈子里最硬的通货。

有时候,大哥为了树立自己的名声(当然是,大哥不是好欺负的名声),你碰巧又没给大哥面子,那就只能自认倒霉了。因为,大哥就是靠面子混的。谁也敢不给大哥面子,大哥以后出去,还怎么混呢?

宋江俘虏了秦明,对秦明客客气气,这是给足了秦明面子。宋江一心想让秦明给他当小弟,秦明却跟宋江来了一段,头可断、血可流,我的志向不能变。

大哥俘虏了你,本来可以杀你,现在没有杀你,还想让你给大哥当小弟,大哥给你的面子,实在够大吧!你竟然跟大哥整出一段,生是大宋人,死是大鬼;你可以杀我,却不能让我屈服的豪言来。看来,大哥不发威,谁看大哥也像病猫啊!

于是,大哥一怒,秦明当时就成了坛三爷。

 后来,宋江俘虏了将领。通常只会三板斧。那就是,给他松绑,给他下拜、让他上座。俘虏的将领,一见宋江这三板斧,通常都会对宋江“纳头便拜”。小时候,我总觉得这种情节,也写得也太滑稽了。因为,宋江玩来玩去,就这三板斧,不会再玩点新鲜的吗?更关键是,这三板斧,就这么神,说出去,谁信啊?

  所以,小时候听评书。听到后来,一听宋江俘虏了将领,我都能猜出宋江,会如何作了。每当此时,我总是忍不住感到好笑。甚至我觉得,作者这样写,就是为了取得滑稽的效果,因为这种幼稚的东西,你写一次,已够滑稽了,你写了一遍又一遍,就是小孩子编故事,编到这种境界,也会脸红的。事实上,翻开现代武侠、穿越小说,哪个作者会写出,如此不符合常理、而且又幼稚十足的内容呢?

  秦明最初,面对宋江那三板斧子,也觉得宋江这三板斧子,太没有威力了。于是,秦明傻乎乎的,就和宋江摆起谱了。总而言之,他生是大宋人,死是大宋鬼。

  结果呢?秦明第二天就傻眼了!因为,秦明的全家,都被宋江害死了,而他也被宋江害得走投无路了。

  原来,大哥还会这一招啊!废话,大哥连这一招也不会,还能成为大哥吗?

  接下来,宋江又给秦明跪在了地上,总而言之,大哥对不起你!

  现在的秦明,再看到宋江一招,哪还敢有轻视之心呢?秦明从前觉得大哥这一斧子非常幼稚,只是因为你有眼不只泰山。

  于是,秦明终于被宋江伟大的道德给征服了。

以德服人?如果以德能服人,孔夫子早就统一天下了。还能让春秋、战国乱悠悠?还能轮得着他赢政统一天下?

  是的,得民心者得天下。问题是,哪个得天下的人,不曾流血千里、伏尸百万!

  一个人,如果不知道宋江与秦明的故事,他面对宋江那三板斧,觉得它可笑、幼稚,是情有可原的。一个人,如果知道宋江与秦明的故事,你面对宋江的那三板斧,还觉得它可笑、幼稚,那就有些不可原谅了。

  至少,秦明回忆起自己初见宋江时的表现,肯定会觉得,自己当时太傻了,傻的不可原谅了。

  当然了,后来被宋江俘虏的将领,一看宋江使出这三板斧,当时就得拜倒在宋江脚下。因为,谁也知道,这三板斧并不可怕,但是它的后招,却是可怕到了极点。

  你现在服了大哥,你和大哥都有面子;你现在服了大哥,大哥那叫以德服人,你这叫仰慕大哥的时忠义。你一会再服大哥,你和大哥都有点没面子;因为到时你再服大哥,大哥那叫无毒不丈夫,你那叫量小非君子。大哥好好跟你说话,你不给大哥面子,大哥杀了你全家,你就给大哥面子了,你这不是犯贱,又是什么?

 第六节 大哥是如何花钱的

  宋江遇到李逵不久后,李逵把一个卖唱的女孩给打坏了。宋江马上给这卖唱的一家人赔不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歉意,更决定给卖唱这家人二十两银子。

  二十两银子,对卖唱那种底层人而言,自然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目。以至卖唱那家人,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更表示绝不敢接受这些银子。但是,宋江说了,我现在没有带钱。但是,我这个人说一是一,说二是二,我说给你这笔银子,肯定会给你的。你放心好了。当然了,宋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二十两银子。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力呢?

  我们想吧。这个卖唱的人家,绝不敢奢望自己得到这样一大笔银子,现在却得到了。他们内心该有多高兴。你想吧,他们成天受人欺负。而现在,一个江湖大哥(一个监狱长,一个鱼霸、一个江州闻名的黑旋风,都围着这个人转),竟然愿意亲自给他们赔不是,并给他们一笔,他们绝不敢奢望的钱。

  我想,他们以后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给宋江当义务宣传员的。总而言之,我曾见过宋江,宋江曾帮助过我。宋江对的恩情,我这辈子也不会忘记。更总而言之,宋江是一个大大的好人,一个绝对够义气、讲仁义的大哥。我活了一辈子,也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好人。

  他们这样作。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这是发自心底的感激宋江,谁遇到那种情况,也会发自心底的感激宋江。另一方面呢?江湖人一说起宋江来,都是“平生不识宋公明,就是英雄也枉然”的样子。他们有幸认识宋江,还和宋江面对面对接触过,自然免不了要把这当成荣耀之极的事。普通人遇到这样的事,自然而然会产生这种心理。

  其实呢?宋江,一共也不过花了二十两银子罢了。

而且,宋江给什么人花了二十两银子呢?是一个卖唱的人家。

这种人,四处流落,成天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卖唱。他们如果愿意给宋江传诵美名,那宋江岂不是等于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公开挂出了“宋江及时雨,名不虚传;宋公明,天下第一好人、第一义士”的招牌,而且还有几个一看就非常诚实的老百姓,天天在那儿给他现身说法。

这种效果,我想,有人就是花一千两银子,也未必能取得!

这种效果,不要说在古代了。就是在现代,一个最优秀的广告商,恐怕花一千两银子,也未必能做到。

当然了,这二十两银子的效果,还不只于此。

因为,那个卖唱的女孩是李逵给打坏的。李逵穷得身上铛铛直响,肯定除了耍横,是没有其它办法摆平这件事的。而戴宗、张顺也丝毫没有替李逵这件事买单的意思。

表面上,宋江不花这笔钱,谁也不能把李逵怎么样了。但实际上,哪有这样简单呢?所以,宋江这笔钱,从某种意义上,是替李逵买单的。李逵能不感激他吗?

当然了,这件事,也许有个三五两银子就能摆平。根本用不着二十两!但是,如果想一分钱不花就摆平它,也把它想得太容易了。关于这一点,我在后面会详细分析,这里只简单说一句。

这二十两银子,又让李逵觉得传说中的大哥,的确是传说中的大哥。你想吧,李逵虽然厉害,但是看他一副穷样(为了十两银子,各种贼相出尽),恐怕还真没有谁,会随手就给他二十两银子花。但是,宋江与他仅见过几次面,就眼也不眨的替他扔了二十两银子。李逵能不感动吗?

其实呢?宋江,一共不过花了二十两银子罢了。

那老儿浓浓的捧一盏“二陈汤”递与宋江吃。 

宋江吃了,蓦然想起道:“时常吃他的汤药,不曾要我还钱。我旧时曾许他一具棺材,不曾与得他。”想起昨日有那晁盖送来的金子,受了他一条,在招文袋里。 

  从这段内容里,我们可以看了来。宋江喝早茶,从来都是不用花钱的。但是,那个卖早茶的老头,一见宋江,也永远是非常高兴的。为什么呢?因为,他相信与宋江打交道,是绝不会吃亏的。而宋江,也绝不会让他失望的。宋江没有给他这笔钱,只是阴差阳错有事了。

  我们再看这个老头,那是天天在街上卖茶水的。宋江给他一两黄金,只要人们一说起宋江来,他能不顺便现身说法,宣扬一下宋江大名吗?

  面对一个官员、官差、见到一个江湖好汉,见到一个美女,人们愿意破费银子,帮他点忙。这没有什么稀奇的。但是,面对一个穷苦的老头,有人愿意破费银子,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普通的江湖人,通常都信奉欺软怕硬、相互利用的原则。所以,他们通常只会尊重同类(江湖人),只会给同类花钱、办事,只讲义气,不讲侠义。见到真正的弱者,他们不去欺负,已是非常难得了。例外的人,例外的事,非常少见。

  所以,翻开《水浒》,那些江湖好汉,欺负底层老百姓的例子,笔笔皆是,而真正行侠仗义的事,那是非常罕见的。但宋江却显然是一个例外,他见到任何人,都是一副彬彬有礼的样子。而且也愿意帮助底层老百姓。我们可以说,这是宋江喜欢作秀,问题是,普通江湖好汉,通常是没有这种觉悟的。

  宋江超越普通江湖人的地方,在于他一直是以“大善人”的形象出现。

第七节 《水浒》与现代武侠小说相比

  现代武侠、穿越小说、古代的神探的故事,意境之所以非常低(常常沦为意淫的幻想),主要是因为,它们大多是商业化的产物,换而言之,作者最多考虑的如何让读者喜欢,如何让读者接受。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水浒》出现在现代社会,而且作者愿意按商业化套路去写。那根本用着后来的编剧去修改,作者就会把几个英雄人物的恶行、丑行,全部做出修改。

  比如,武松不会滥杀无辜了,再比如,武松不会拿着刀,连条狗都打不过去了;再比如,李逵不会拿着双斧,对老百姓排头砍去了;当然了,李逵也不会吃完霸王餐,店主追出来要钱,就把人家一斧子砍死了;当然了,鲁智深也不会为了抢酒喝,就把一个无辜老百姓,踢得半天站不起来;当然了,扈三娘的全家,就不会被梁山好汉杀光了;当然了,宋江收服秦明时,只是派人装成秦明在青州城下,跑了两圈,根本不会把数百户人的房子烧了、把数百户人屠杀了、、、、、、。

  我们也可以想象,如果《水浒》出现在现代社会。而作者也愿意按商业化套路去写。

  对于全书领衔主角(宋江)的塑造,也会换一种全新的方式。总而言之,会对宋江前传(宋江出场前曾干过些什么事),连篇累牍的回忆上一大堆。为什么呢?

  因为,普遍读者都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宋江正式登场前,到底有何德何能,为什么所有的江湖好汉,一见宋江面,都是“纳头便拜”呢?如果不让宋江本人,或某个相关人员,回忆一段宋江前传(宋江在正式登场前,到底干过什么事),给宋江编排一些让人信服的江湖业绩,如何让广大读者信服呢?

  当然了,宋江出场后,宋江每做一件事。作者都会给宋江,加上一大段心理活动描写;更会给周围人,都加上一段心理活动描写。如果实在不行,作者就会赤膊上阵了,总而言之,对宋江的行为,进行不厌其烦的解释、说明、介绍。所有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广大读者都相信,宋江之所以能让江湖好汉们一见面,就是“纳头便拜”,那是事出有因的,那是合情合理的。

  当然了,更得给宋江安排一些,展示他绝代风采的机会。总而言之,作为书中的领衔主角,宋江总得没事就摆几个大家都认可的造型。否则,作者也感觉宋江塑造的太不丰满了。

  如果,广大读者都觉得,宋江让所有的江湖好汉,一见面,就对他“纳头便拜”,实在有点想不通,也无法理解。那作者肯定也不敢掉以轻心的,因为读者就是上帝啊!既然如此,作者不在场里、场外的跑来跑去,帮助广大读者理解宋江、明白宋江,哪能对得起读者的厚爱呢?

 如果施耐庵这样塑造宋江,大家自然不会觉得宋江无能、软弱、废物了。

  当然了,为了让宋江这种奸雄、枭雄形象可以维持,施耐庵还可以按《三国演义》的套路写宋江。总而言之,如果不是天意难违,宋江不会这样轻易失败的。

  如果这样一写,人们看完《水浒》,自然更不会觉得宋江无能、软弱、废物了。相反,难免会留下太多的唏嘘之声,总而言之,假如不是宋江英年早逝,历史就会改写了。再总而言之,以宋江奸雄之才、枭雄之才,一旦活下来,岳飞自然不用叹息“靖康耻,犹未雪”了。

  如果为了更狗血一些,就用《宋史》、《明史》的套路写宋江。总而言之,自毁长城啊!自毁长城啊!

  于是,徽钦二帝,在被俘北上的途中,最念念不忘的事,就是奸臣害死宋江。总而言之,如果不是奸臣毁我长城,我大宋帝国,哪能这样不堪一击呢?当然了,金国君臣,难免也会得意的说了。你们为什么会杀宋江呢?我告诉你们吧,那是因为我们用了反间计。

  面对这样的宋江,人们自然更不敢说宋江无能、软弱、废物了。相反,人们总会认为,宋江的何去何从,关系着整个历史的发展。

 如果施耐庵,也按金庸《鹿鼎记》的套路,那宋江所有的行为,大约都得辅助一段心理描写,更得加上一段作者的解释、介绍、说明。否则,我们就永远无法理解主人公为什么要这样作,更无法理解,为什么主人公这样作,就会取得相关的结果。

  金庸在《鹿鼎记》中,大约总是如此的。每当韦小宝有所选择时。金庸就会借韦小宝的心活动,或是周围人的心理活动,让读者明白,韦小宝为什么会这样做;这样作又有什么意义。如果金庸认为,这样也无法让读者能理解、接受,就会辅以一段解释、说明、介绍。总而言之,韦小宝这种行为,看似荒唐、幼稚,但都是非常高明的。而且韦小宝用这种方法,取得惊人的成功,那是合情合理的。

  如果《水浒》中,也不间断的夹杂着书中人物的心理描写,再加上作者不厌其详的解释、介绍、说明。那我们对宋江的江湖大哥之路,自然不会感到奇怪了。比如,金庸笔下的韦小宝,他的成功远比宋江要离奇,但是因为作者不厌其详的解释、介绍、说明,再加上书中人物不间断的心理描写。让我们对韦小宝那种离奇的成功之路,也认为多少是合情合理的。

  但是,《水浒》中却显然很少有类似的心理描写,也没有与此相关的解释、介绍、说明。换而言之,读者永远无法窥见宋江的内心活动,也无法理解宋江为什么要这样作。而作者也从来没有试图揭开宋江的内心。所以,我们看到的一切,永远只是表象。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看《水浒》时,自然总会奇怪,为什么宋江一点本事也没有,却能成为那个时代江湖偶像。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把《鹿鼎记》中,韦小宝的心理活动,相关人物的心理活动,作者的解释、介绍、说明,全部抽去。那韦小宝的所有行为,恐怕就更会变得莫名其妙起来。如果是这样,我们肯定更会觉得韦小宝的成功,实在有些莫名其妙了,更牵强的不可理喻了。

  《水浒》没有相关的内容(大段的心理描写,作者近于不间断的介绍、解释、说明)支撑,所以宋江这个人物,会让许多人感觉塑造的非常失败。因为,宋江的成功,似乎来的太过莫名其妙。但是,如果把《鹿鼎记》中的相关内容抽掉。韦小宝的形象,恐怕单薄的都无法站立了。

  我觉得,施耐庵把宋江这个人物塑造得,最神奇的地方在于。施耐庵把宋江的邪气、霸气、虚伪、做作,写得非常清楚、明白。但是,人们却喜欢认为,宋江太迂腐、太软弱、太没有魄力、太傻了。 事实上,正是因为施耐庵把宋江塑造的这样神奇,才更让人觉得他真实可信。因为,宋江的演技、能力,可以把绝大多数的读者都骗过去,自然也可以把当时的人都骗过去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080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22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63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54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6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56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14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5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12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41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8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47评论 4 33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73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7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6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06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76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