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书法班,班上的同学年龄看上去都比我大,好像都好历害。
我是个野路子,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和习惯来,写出来的字好像是有点味道,但是又不经看,于是想,还是去正规的学学。
第一节课,本以为老师会教写字的方法,结果,我发现,原来书法是可以这样来学。
什么是书法?我最直接认知是写好看的字。其实不仅如此,还有更多,是艺术,是心境,是情感…“书”是对事物整体“形势”的一种概括。中国文字的书写能成为一种艺术可以用来供人欣赏,有记载在汉末魏晋间,草书一体盛行,不断激发新书体的出现,产生了特有的笔法。由魏至晋,以锺繇、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的书家以其书法艺术上的造诣而受到人们重视。南朝时,公私收藏盛行,鉴赏、收藏和著录的风气渐渐兴起,“书法”作为特有的词汇在这一时期出现。如南齐王僧虔论谢综书为“书法有力,恨少媚好”,刘宋虞龢论书称“桓玄爱重书法,每集,辄出法书示宾客。”唐代书法艺术走向完美,书家辈出。“书法”一词的内涵有了更加丰富的含义,亦有了“书学”、“书道”等概念,如唐太宗的“书学小道”、张怀瓘的“文章发挥,书道尚矣”等。中国书法的传承和发展,丰富了历代书家的书写技巧,形成了特有的技法体系。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篆书形成了中锋平匀的用笔,隶书、章草形成了中锋、波挑和掠笔等相结合的笔法,楷书、行书、草书形成了提、按、顿、挫、中锋、侧锋等丰富的用笔技法,构成具有独特审美内涵的笔法。古人所谓的“锥画沙”、“折钗股”、“屋漏痕”等形象的比喻也指出不同点画的形态类型。赵孟曾以“用笔千古不易,结字因时相传”说明笔法的重要。以汉字的独特结构组合和笔画的丰富变化形成“笔意”,将时间意味、心理情感、生命运动节奏在纸上表现,从而使书法的整体具有审美意味…老师从甲骨文讲到楷书,在历史的长河中,才知道书法的渊源。书法课原来是可以这样来学的。
学习书法一定要从楷书开始学吗?我想大多数的人和我一样回答:是的。可是老师问:那么在东晋时,还没有楷书之说,王羲之又怎么会被称之为书圣?我们哑口。这一刻,我们方后知后觉:学习书法可以从五种字体中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开始。于是从实用的角度,我选择了: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