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妈妈教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老师要求:写一篇关于自己母亲的文章,要求真情实感,呈现生活细节。
那时我写了篇题叫《我的妈妈和别人不一样》:
“我的妈妈和别人不一样,别人的妈妈总是把好吃的让给自己的孩子,我的妈妈不是。碰到我俩都爱的事物,从来不会主动给我留着,一不留神就被她自己吃掉,片点不留。”
那时最真的感受,我的母亲,似乎从来不给我当孩子的特权。
那一阵经典命题作文“妈妈喜欢吃鱼头”风靡。一次餐桌上,当遇见母亲又一次和我争抢,作为孩子的我鱼肚子,我“机灵”地把该题搬了出来,意在杀一杀她的威风,提醒一下她当妈的“义务”。
可是她却只给了我一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于是有人问到:这样的教育对一个尚幼孩子合适吗?
那是我第一次听说这个词,甚至可以说是最初切身体会。初时十分愕然,找不到任何有力的证据反驳。回过头来却颇有些醍醐灌顶的意思:哦,原来人与人之间除了谦让,友善之外还有这样的相处模式。
不得不承认,这对幼时的我的认知是一个不小的冲击。但尽管有母亲偶尔的“出格的教育”,却并不妨碍我继续学习如何积极向上,也没有让我成为个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的人,一样的根正苗红。
感谢生活中学校,老师,以及所有慈爱的陌生人都对孩子们天然的偏爱。他们自发地,不约而同地,尽力营造着一切美好的景,可爱的人,欢乐的事。
但理想的感性美好终将面对社会理性功利。
“温室里的花朵”已经很多父母敲响过警钟,让他们学会尽量放手,却很少有人想过,如何解救已经逐渐氤氲在温室里的幼苗。
尝试着微微打破个小洞,你会发现,其实,孩子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