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关系着企业的发展走向,甚至生死存亡。因此,管理的有效性尤为重要。
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中,作者集中论述了一个管理者如何做到卓有成效。在现代组织中,如果一个人能够凭借其职位和知识,影响该组织的经营能力和达成的成果,那么他就是一位管理者。
德鲁克认为,要成为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养成5个习惯:重视时间、重视贡献、善用长处、集中精力、学会决策。
一、重视时间。
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们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
针对某一项工作,他们往往会从时间安排上着手。记录时间、管理时间、统一安排时间,是管理者有效性的基础。
每一位管理者,要想提高效率就必须将时间整块运用。如果将时间分割开来零星使用,就算总时间相同,结果也是收效甚微。
二、重视贡献。
有效的管理者重视对外界的贡献,他们并非为工作而工作,而是为成果而工作。
作者认为,重视贡献是提升有效性的关键。
三、发挥人的长处。
为实现目标,管理者必须用人所长,用同事之所长、用上级之所长、用自己之所长。充分发挥人的长处,是组织存在的重要目的。利用好这些长处可以给管理者带来真正的机会。
管理者在用人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对员工的职位设计要合理。
其次对职位的要求要明确,严格。
再次,在用人时优先考虑他能够做什么。
最后,在用人之长的同时必须容忍人之短。
管理者的任务不是去改变人,而在于运用每一个人的才干。要学会“让平凡人都能做出不平凡的事”。
四、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德鲁克认为,卓有成效如果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善于集中精力。也就是说,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总是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先做,而且一次只做好一件事。
在管理者面前,有许多值得去做的工作,但每个管理者的时间有限。因此,确定事件的优先级非常重要,这其中有几个原则。
1. 重将来而不重过去;2. 重视机会,不能只看到困难;3.选择自己的方向不盲从;4.目标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
五、学会做出决策。
决策是管理者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在整个决策过程中,最难的不是决策本身,而是决策的执行。一项决策如果不能付诸行动,就称不上是真正的决策,最多只是一种良好的意愿。
因此,决策方案要同时兼顾执行措施,让决策变成可以被贯彻的行动。在执行的过程中重视反馈,以印证决策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如何做出更有效的决策?
卓有成效的决策者都知道,决策的过程往往不是从搜集事实开始的,而是先从其本人的见解开始。
好的决策,应该以互相冲突的意见为基础,从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判断中选择。有效的管理者会运用反面意见。做有效的决策。
快速的决策多为错误的决策,真正不可或缺的决策数量并不多,但一定是根本性的决策。
那么,什么时候需要决策?作者认为,如果利益远大于成本及风险,就该行动。
如果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一直是只知适应而不知思考,只凭感觉而不知道分析,那么执行层的主管人员将永远难以进步,等到将来升迁到高层职位面对决策时,会感到非常生疏。
写在最后
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