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我们在生活中是否有这种情况,自己有一些事情总是做不好,自己的朋友或者家人给自己提醒,自己就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结果去做的时候还是做不好。这其实就是只知道“知”,但没有通过实践检验的知不是知。知而不行是不知。
又设想这么一个情况,我们心里放不下一个人或者一件事,自己的朋友家人,以及自己都告诉自己,放下吧,不要去想了。但是当我们思考的时候还是会冒出关于这个人的念头,打电话或者和别人聊天还是无法保持当下,而是想说和这个人有关的事情,当我们做事的时候脑海中复现出这个人的样子。虽然这不是我们愿意的,但好像就是做不到。这样的知也是无力的。每次不断地想起反而加深了这种执念。
而行就是要通过实践,去真正修改覆盖我们的认知。做到此心不动,随机而动。让自己的意识不受到这些事情的影响,虽然可能还是会想起,因为思维本来就不是我们自己(参照《当下的力量》),而念头本来就会自由流动。但我们保持强烈的有意识的状态,有了念头就轻轻地将念头放下,想要说起这事情又停下嘴,做事想起,然后停止在这个地方继续想。这样经过几次实践,自己应该自然而然就放下了,从那个漩涡中走出来了。
其实这种知行合一和我们人类的生物本质有关,我们的思维很复杂,以至于思维可以“欺骗”我们,例如思维告诉我们,你已经知道这个道理了,你不需要再听他她它继续说了。但其实并不是。这和我们的另一个生物特性也有关,就是人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才是最深刻的。所以知行合一的道理,强调我们不光有知,还要行动,没有行动,知就是一纸空谈,其实是符合了我们人类的特性:(1)思维复杂到了可以欺骗我们自己(2)实践中获取的知识才足够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