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家刘轩老师的《幸运心理学14讲》到了最后一讲。在这一讲中,刘轩老师对整个课程进行了总结,并鼓励大家要把幸运的练习纳入生活之中,成为每日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我们的习惯。
既然是要成为一种习惯,那就势必要进行一段刻意练习,让我们可以适应并记住一个新的习惯。
但好习惯的养成并不容易,所以需要一些策略和意志力。而不贪多求快,尝试一下能带来幸运的小习惯,看看有哪些是自己乐意坚持、感兴趣的,选择一两个每天坚持试试看,是刘轩老师给出的建议。
幸运,似乎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我们都渴望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然而,有些幸运却是可遇不可求的,比如出身。
记得在港剧《是咁的,法官阁下》中,梁竞徽饰演的出身贫寒的律师对王梓轩饰演的含着“钻石汤勺”出身的律师好友说:“我有时候问自己,为什么我老爸不是李嘉诚?”
能从娘胎就赢在起跑线上不可谓不幸运。但我们多数人都是生在普通人家,与其感叹自己为什么不是富二代、官二代,倒不如按照刘轩老师的建议,通过导正、调频、联线来让自己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可以改变的,从现在开始,用努力来给自己打造一个幸运的网络。
我们只有接受幸运不是固定不变的,命运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未来是充满无限可能的,我们才有机会变得更加幸运,才有捕捉到幸运机会的敏感度,才会更加珍惜和感恩手上拥有资源。
在梁竞徽饰演的赵金水律师感叹自己不是首富之子后,富二代董丹桥宽慰他:“你老爸的儿子是赵金水也不错。”
嗯,说得很对。当我们把视线过于集中在别人可以给我们什么资源,遇到什么人可以给自己带来幸运,我们就会觉得:我没有得到什么样的机会,是因为我运气不好。
毕竟,承认自己运气不好,比承认自己不够努力,或是不够聪明,能让我们自己感觉好很多。
但总是把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真的可以让我们好过一些吗?好像不能。当抱怨一通之后,我们还是要面对现实。
而现实就是,有些看上去很幸运的人,其实,人家也很努力。只是我们不愿意承认罢了。
在《考试脑科学》这本书中,身为脑科学家的作者池谷裕二让我知道了,原来即使是学霸也不是看到什么都能瞬间记住,不用复习也可以考第一的。人的大脑擅长忘记,海马体只会把生死攸关的信息、知识放到大脑里保存,而对于考试知识,对它来说都是“不值一提”。
而为了让海马体认为我们学习的知识非常重要,必须要要记住,我们唯有不断重复、不断复习。也就是说,预习、学习、复习的学习步骤,谁也别想省略。
而学霸们,不是不用复习,他们也许是复习地更有方法和策略。但不断重复对知识的巩固和掌握,人家并没有少花时间。
你的听过一个学霸的勤学程度。我们普通人背书是老师要求背什么,我们背什么。而那位学霸是连课本里的注解、小字都会背得滚瓜烂熟的人。
所以,真的不用别人比我更幸运来给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了。
刘轩老师也说,人生不可能一直顺遂,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乐观的态度、持续的行动力,还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我们只有认识到幸运是可以练习的,幸运的机会是可以被察觉到的,幸运的信号是可以被捕捉到的,保持幸运的心态应该是我们生活的习惯时,我们才有办法去改变现状,才能得到更大的成长。
无戒学堂日更第17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