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心理治疗师,亚隆有两大为业内同行诟病的部分,一是他以来访故事为原型写小说,一是他在治疗中的自我暴露。今天涉及到这两部分内容。
亚隆详细记录了他写《爱情刽子手》的经过,重点是其中一篇写一个肥胖女人的。亚隆说自己所有使用来访材料的部分都征得了来访的协议同意,也一再辩解这篇内容重点在自己,他是想借助这个案例讨论治疗过程中的反移情及处理,他也承认这个案例的反移情来自于他对自己母亲的某些情感,强调为了教学效果夸大了自己的反移情和治疗冲突,但写这本自传时亚隆还是感受到了对那位来访的内疚。
一位小伙伴质疑既然是小说为什么亚隆还要征求来访同意,认为这是对来访某种形式的虐待。迟钝如我没有反应过来小伙伴是在表达一种情绪,而自作聪明地把它当做一个疑惑,从咨询伦理层面好一顿叭叭,唉~主打一个情感隔离的我呀。
因为确实也涉及到了伦理问题,就把叭叭们挪过来凑数吧:虽然是小说题材,不光碍于治疗师身份,亚隆自己也明确同时是本跟专业有关的书,他最开始会在每个故事后面附上理论解释和治疗思路,这难免让读者特别是他曾经的来访们猜测有原型。另外即使亚隆把那些故事艺术化到来访自己认不出来,但亚隆自己很清楚每个故事的原型,即使晃得了来访也晃不了他自己,征求来访同意正体现了亚隆对伦理原则的严谨。最后亚隆以来访为素材写小说很为业内某些人诟病,他一再强调有来访的书面同意重点在自己,可能也有澄清自己为自己辩解的意思。
咨询师在发表案例报告、寻求督导、完成学术论文以至于像亚隆这样把来访的故事改装成小说时,总之对来访信息各种形式的公开,涉及咨询伦理中的知情同意。但即便征得来访同意,不可避免要对来访造成一些影响,来访最好能被完美保护,但实际上做到这样有些理想化,只能折中吧。
来访为什么会同意咨询师公开使用自己的材料,背后可能有复杂的动力因素,讨论起来就复杂了。只要有表达就会有伤害,现实很难做到那么穷尽到完善无害,是对咨询师神一样的要求。但伦理最大原则是来访利益至上,谨慎再谨慎些判断取舍总归是好的。
或者换个角度,我们也要信任来访有为自己做主的能力,TA同意了,代表TA能承受无法完全规避的伤害部分,愿意分享自己的故事以完成某种帮助,这不仅是对来访能力的信任,也是对来访自主性的尊重。
再说自我暴露,亚隆这个故事里的自我暴露对那些经验还不够的年轻治疗师是有很大正面作用的,他们不再为自己在咨询室发生类似情况而困惑,开始向资深同行去谈论自己的这些部分。
教材里解释“自我暴露是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还说权威人士适当自我暴露反而有助于提高自身形象。亚隆目的不在此或不仅仅在此,他一直重视治疗关系对治疗效果的主导性影响,而奥特曼等人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好像是亚隆治疗中不吝于自我暴露的主要原因。
恰好刚补了一期十三邀,许知远有句话挺适合这个话题:成功者展示自己能力时会激励我们,暴露自己缺陷时则会抚慰我们。对那些走进治疗室的人来说,抚慰远远比激励重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