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退休工资低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其原因复杂多样。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职工退休工资的高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退休工资是职工退休后的主要生活来源,其高低直接影响着退休职工的生活质量。然而,现实中许多职工的退休工资却相对较低,难以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这一问题不仅影响着退休职工的个人生活,也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那么,我们要如何提前谋划,有效提高退休金,为自己我未来某一个高质量的生活。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目前,对于职工退休工资低的原因,学界和社会各界已经进行了一些探讨。一方面,企业为降低用工成本,往往按照最低缴费标准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导致职工平均缴费指数较低,从而影响了养老金待遇。另一方面,职工自身的工资水平、缴费年限、缴纳比例等因素也会对退休工资产生影响。此外,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之间的退休工资差距也较为明显。然而,这些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全面,需要进一步探讨职工退休工资低的深层次原因,以便为制定合理的政策提供参考。
我个人任务职工退休工资低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造成。首先,从企业角度来看,部分企业为降低用工成本,按照最低缴费标准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以社保小达人为例,其在文章中提到很多企业都是按照一个最低缴费标准来缴纳社保费用,这无形中损害了员工本人的利益。因为这样一来,员工承担的养老保险交费较低,退休以后实际上就只能获得一个较低的养老金水平。
其次,职工自身因素也不可忽视。一方面,工资水平低导致缴纳基数低。如小龙虾每日分享中提到,目前除了垄断行业、金融行业、IT行业,大多数企业的薪资都是在3000元- 8000元不等,5000元以上的薪资大多在一线城市,而3000元至5000元才是许多企业底层职工薪资的真实写照。工资低自然缴纳基数就低,进而影响退休工资。另一方面,缴纳比例低也是问题之一。许多企业为节省成本,给员工按照人社公布的平均基数的60%进行缴纳社保,最终损失的是员工的自身福利。此外,工作稳定性也影响着缴纳年限。底层人员工作不稳定,社保缴纳会经常性中断,退休后的社保缴纳年限或许只有15年,而高层人员工作稳定,社保缴纳年限长,退休工资自然较高。
再者,下岗职工参保者的情况较为特殊。下岗职工参保者在岗时,企业可能入不敷出,欠缴社保费很长时间。改制时,补缴社保费也是按照最低档缴费基数,且下岗后很多人因没钱继续缴费,导致个人账户金额少,养老金待遇低。
故而,职工退休工资低是由企业、职工自身及特殊群体等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针对这些原因,我们可以从加强社保监管、提高职工工资水平、增强职工社保意识等方面入手,提出针对性的提升策略,以提高职工退休工资,保障职工退休后的生活质量。
那么问题的关键来了。以我个人的思考,有几点可以有效增加今后退休工资:
一是提高缴费基数和年限。对于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来说,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是决定退休后养老金水平的重要因素。尽量争取提高自己的工资收入,从而提高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因为养老金的计算与缴费基数呈正相关,缴费基数越高,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避免中断缴费,持续缴纳养老保险至退休年龄。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待遇也会相应提高。例如,每多缴费一年,养老金可能会增加一定比例。例如:养老基数为5000元,缴费年限20年,个人养老账户累计金额为240000元,预计退休金为2000元/月;而养老基数为8000元,同样缴费20年,个人养老账户累计金额为384000元,预计退休金为3200元/月。再如企业给职工缴社保总是选最低基数,按照养老金计算公式,人平均缴费指数就是缴费基数的平均档次,按照60%基数缴费12个月,退休可以领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基础养老金;如果是按照100%基数缴费,基础养老金变成了1%;300%缴费领取2%。虽然有效缩小了养老金待遇的差距,但是依然是多缴多得。再例如,两个人的缴费系数一致,都为0.656一名参保人缴费15年,另一名参保人缴费30年,两人最终每月领取的养老金相差接近600元左右。这充分说明了缴费年限也对养老金的重大影响。
二是争取职业晋升。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争取在工作中获得晋升机会,提高工资水平。更高的工资不仅意味着当下收入增加,也会提高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进而提升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可以通过参加培训、获得专业资格证书、承担更多工作职责等方式来实现职业晋升。例如,在一些技术密集型行业,如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等领域,职工通过参加专业培训、获得相关证书等方式,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从而在企业中获得更高的职位和薪资待遇。以一位软件工程师为例,通过不断学习新的编程语言和技术框架,成功晋升为项目负责人,工资收入大幅提高。假设其原本工资为每月8000元,按照较低的缴费基数缴纳社保,每月个人缴费部分相对较少。晋升后工资提高到每月15000元,相应的缴费基数也会提高,进入个人账户的钱就会增多,缴费指数也会升高。这不仅直接决定了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高低,也会对基础养老金产生积极影响。
三是选择有企业年金的单位。企业年金是一种补充性养老保险制度,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费建立。如果所在单位有企业年金计划,积极参与可以在退休后获得额外的收入,补充养老金的不足。了解企业年金的缴费规则和收益情况,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规划参与方式。
四是选择大城市退休。如深圳,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处于领先地位。深圳作为中国的创新之都和经济中心,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其产业体系完善,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人才进驻,经济活动繁荣。这种经济优势直接反映在平均工资水平上。以 2023 年为例,深圳的平均工资超过一万元,而一些中小城市可能只有几千元。在养老金的计算中,当地平均工资是基础养老金计算的重要因素之一。较高的平均工资意味着基础养老金也会相应提高。例如,一位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相同的职工,在深圳退休领取的养老金可能会比在中小城市高出很多。此外,大城市在社会保障投入方面也相对较大。深圳政府高度重视养老保障工作,加大了养老保险基金的财政补贴,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保险事业。这为提高养老金待遇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同时,深圳在养老服务设施方面也具备优势,建设了一批老年活动中心、养老院等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养老、康复、休闲等多种服务。还积极推进“智慧养老”建设,利用先进科技手段为老年人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养老服务,提高养老生活的舒适度。
重点提醒,非本地户口在大城市退休需要满足一定的年龄、社保账户性质、缴费年限和养老关系等条件。只要满足这些条件,在大城市长期工作并缴纳社保实现退休也是可行的,能够领取到更高的养老金,提升退休生活质量。
综上,我认为增加职工的退休工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通过完善养老制度、加强个人财务规划以及加大社会支持力度,可以有效提高职工的退休收入水平,保障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提前做好规划和准备,是确保退休生活幸福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