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生活中你给孩子说过这样的话吗?你怎么那么笨呀!缺心眼,笨死了。如果你给孩子这样说话了,时间长了就形成了孩子的标签。想想我们从小给孩子贴过什么标签,是正向的还是负性的。

标签有一种定性导向作用,情感的密度越强,我们越容易发现一个人身上的负面,情感的密度越疏离越弱,我们对这个人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看到的越多。

面对陌生人的时候,我们很容易看到他人的闪光点,但是面对至亲的人,很容易发现他身上的缺点。面对学业孩子是否走出至亲的魔咒,看到孩子在成长中闪光的那部分,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份功课,我们给孩子贴过很多标签,这份标签都是有形的标签。这个标签就是优点。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同,给孩子的视角不同,贴的标签也不同,孩子呈现出的生命状态也不同,学习的状态也不同。父母给孩子的评价其实就是一种魔咒,你让孩子听到你说了什么?孩子就会很容易成了你嘴里的样子。

标签对孩子产生的意义有以下三种

一、正向的

如果你的需要是正向的,孩子就会成为一个正向的人,如果你的语言是负向的,孩子就会成为一个负向的人, 因为你的语言帮孩子的注意力做了一个导流。

例如:我们经常会对孩子说,你不能玩手机,孩子一定会经常玩手机。是因为你给孩子的引流就是让他玩手机。

二、客观

比如:乖妈妈看到你今天起床比昨天早起了三分钟,妈妈很开心。所以妈妈认为你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就是客观评价,是基于事实有依据的。

三、负向

孩子今天晚了两分钟,你觉得孩子的评价是,你是一个不守时的人,不守信用的人。

帮孩子撕掉复兴标签的方法,

一、让孩子无意中、惊喜的听到妈妈对他的正向评价,真诚度和可信度会更高,强化他的正面行为。

二、创设情景,给孩子证明自己机会,体验成功。

三、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不要强化负面情绪,而是帮助孩子找出具体出错的原因。

四、不要形容词来标注孩子的行为,而是用具体的语言描述。

五、以身作则,给孩子示范正确的方法。比如害羞的孩子不愿意打招呼,家长可以主动打招呼来进行示范。如果想给孩子示范输不起,让孩子明白他的感受是正确的。但是行为是需要克制的。

六、看到孩子具体的真实进步和努力,及时强化。记住孩子的特别时刻,找到机会,当他做的不好的时候,要鼓励他。

七、当孩子按原来的方式进行的时候,表达你的感受和期待,不要增加负面的标签,因为这是强化孩子的负面行为。

每日一省1325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