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平遥》观后感

原创:第109篇

2009年我逛过平遥古城,当时还没有《又见平遥》这部实景剧。后来偶然中看到一个户外广告,得知这部剧是王潮歌导演导的,于是就萌生了去看《又见平遥》的想法。因为我曾看过《开讲啦》的一期节目,主讲人就是王潮歌导演,看完后深深的喜欢上了这位极具个人魅力的女导演。

后来断断续续从看过这部剧的人口中听说这部剧非常好看,想看的心情愈发迫切。

又逢清明小长假,窗外细雨绵绵,踏青的计划破灭了,突然想何不趁此机会,去看一直想看而未看的《又见平遥》呢?和老公一说这个想法,老公也很赞同。

因为是临时起意,并没有在网上做任何功课,打算先到平遥再说。

从太原开车大约一个小时到达平遥,路况很好,全程高速。《又见平遥》剧场建在平遥古城和平遥新城之间,并不难找。停好车,我们先去售票处买票。

到达售票处,发现售票处前边的版面上只有两种价格的票:成人票238元和VIP门票398元。顿时心生诧异,一般剧场根据座位的不同会有许多不同档次的票,这里怎么只有两种价位的票?

我们买了两张普通成人票。拿到票后,发现票面上并没有写几排几号,于是问售票员,售票员说:这部剧是边走边看,没有固定位置。听到这种答复,好奇心爆棚。边走边看?好奇怪哦。

以前曾在武夷山看过一次王潮歌导演导的《印象大红袍》,舞台是360度旋转。这次怎么又变成边走边看了?先把这个问题藏在心里,看完谜底自然会揭开吧。

买的票是下午两点场的,距开演还有一个多小时,我们便在剧场周围先转转。剧场是下沉式的低层建筑,据说是因为不能超过古城老建筑的高度而喧宾夺主,所以采取这种建筑风格。剧场的建筑是起起落落的屋面造型,剧场四周的围墙是城墙的造型,很有设计感。

《又见平遥》大概持续一个半小时左右,观看体验很独特,和《印象大红袍》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又见平遥》剧情是王潮歌导演在平遥采风后提炼和挖掘出来的故事,整个演出讲了一个令人感动的晋商故事。其背景取材于俄国十月革命时期,在沙俄做生意的平遥人受到巨大影响,家被抄、人被杀。在这种情况下,平遥城票号东家赵易硕宁愿抵尽家产,雇佣232名镖师一同前往,不惜牺牲所有人的性命,也要保回分号王掌柜的一条血脉。结果7年过去,赵易硕本人连同232名镖师全部客死途中,而王家的血脉得以延续。

看完这部剧,我似乎更能理解了剧场外观为什么设计成那样。看似随意,实则是在断壁残垣,层层瓦砾下,我们去欣赏一个尘封地下千年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管中窥豹,去感受平遥城中一个个普通家庭的日子。

整部剧共有六幕场景组成。

第一幕:镖师洗浴;

第二幕:清末平遥城;


第三幕:灵魂回家;


第四幕:赵易硕选妻;


第五幕:赵易硕心灵独白;


第六幕:面秀。


引用王潮歌导演的一段话:“我们很少有机会这样去看一个演出,这更像一个博物馆,或者说更像一回穿越。我们有时像一个看客,有时又像亲历者。在一个又一个互不关联的场景中,我们捡拾祖先生活的片段:清末的平遥城,镖局、赵家大院、街市、南门广场,从纷繁的碎片中窥视故事端倪”。

一个多小时的体验,视觉和情感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也不禁被王导的才华、品性折服。来到平遥,不看城墙可以,但《又见平遥》却不得不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南到北,我酷爱那些有着自己品性和魂灵的去处,沈从文与凤凰古城,木心与乌镇,地因人而传,人杰而地灵,它们都值得我们...
    粥粥摄影阅读 1,175评论 2 9
  • 从2016年跨到2017年,她们是在这座传说中的古城度过的——平遥古城。有幸在新年第一天,目睹了《又见平遥》的魅力...
    zheng小叶阅读 2,257评论 12 5
  • 2002年,第一次见平遥,只留下了老城墙的记忆,从千年的时光里走来,苍老而风骨犹在,我还只是那个观光的人。 201...
    Ms妮子眯眯阅读 450评论 0 1
  • html文件中的 标签中的代码或src引用的js文件中的代码是同步加载和执行的html文件中的 标签中的代码使用d...
    209bd3bc6844阅读 444评论 0 1
  • 最近需要更换手机号,网上找了好多资料,一通的不知道,还真以为不能修改,弱弱弱,其实是可以的,只是很多人不知道,来来...
    柠檬酸涩阅读 4,210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