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高考已落下帷幕,6月11日,我们踏上了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培训的行程之路,6月13日上午,我们有幸聆听了上海教科研祝庆东主任的讲座:《新高考背景下教师如何做研究》。
祝庆东老师是中学特级教师,教育科研特级教师(上海市唯一的两个学科特级教师),上海市教科院研究员、原普陀区科研室主任。祝庆东老师的学识非常渊博,他用生动的比喻,幽默风趣的语言,给我们讲解了教师做教育科研的方法,让我们受益匪浅。
祝庆东老师认为,作为一线教师,每天和学生打交道,在日常工作中总是会找到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生活、工作中处处有研究,研究其实一点也不难。教师的研究活动有多种不同的形态,他把一个原生态的研究划分为三个层次,并对这三个层次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第一个层次是问题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面临很多问题, 教师要做研究,应先找问题,要研究问题在哪,问题的困难在哪,如教师如何提高备考质量?如何改进课堂小结?如何提高作业成效?以上的问题反思活动每天都发生在办公室里 ,每天都发生在老师身边的活动。这才是中小学老师常规性的研究形态。如果不能把它作为科研活动的重要资源来开发运用的话,学校科研就没有真正地接地气,群众性的科研活动就无从谈起。
第二个层次是专题探索,随着研究能力的提高,不少教师渐渐不再满足于对具体困难和问题的即时思考和求解,而会把研究的着眼点集中到某一主题。开始采用系统的、有计划的研究策略,这时,研究活动就有了新的形态,呈现为专题式的探索活动。专题探索对每个老师的成长都非常有意义,很多老师,讲了几十年的课,可每天都是手忙脚乱,没有明确的思路、系统的方法,就是因为缺乏专题探索,祝老师提倡教师利用集体智慧做专题探索,做课例,每人每学期可以研究一个专题,每个人就可以在每年拿出一节真正有意义的课上,通过课例研究,能说明一类课怎么上的方法、模式、策略,日积月累,就成为了名师。
第三个层次是课题研究,专题探索如果能进一步升华,就是课题研究活动。课题研究是科研活动系统化后的最高水平。对于大多数普通老师来说,并不具备严格意义的课题研究条件。如果对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技术没能掌握和领会,便只是课题研究的前期探索,还只是到了专题探索的层面。规范的课题,重要参据是研究方法、工具和思路,祝老师用《鲁滨逊漂流记》中野人不知道如何用船桨划船的例子说明方法的重要性。祝庆东老师指出,要进行课题研究,首先要做得好,才能说的好,写的好。研究写不好,不是写作技巧本身的问题,而是没有做好,没有真情实感,感动不了自己,何以感动别人?有时候,写文章比生孩子更难,生孩子不难,因为肚里有,写文章难,因为肚子里没有。
最后,祝老师又谈了研究课题的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他把三个层次比喻成珍珠到项链的关系,问题反思是散乱的珍珠 ,专题探索是粗加工的日用品,课题研究是精致的项链,做课题研究的过程,是问题反思(家常小菜)---梳理--形成专题探索--提炼--形成课题研究(满汉全席)。
祝老师的讲座在我们的余犹未尽中结束,通过本次讲座,我真正体会到,课题研究就是实实在在的研究,一定要做实做亮,教师人人都可以做研究,不同的研究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人做不同的研究,要让教师成为研究者,研究,一点也不难,一点也不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