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肖绍国老师《花之语》有感
今天很荣幸听了肖绍国老师带来的《花之语》,肖绍国老师是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花之语》一课集合了五、六年级教材第一单元中的三篇状物类美文,分别是《丁香结》(六上)《桂花雨》(五上)《梅花魂》(五下),很明显,这样的联动教学是属于新课标倡导的发展性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指向小学高年段相应学习目标的达成。
课堂伊始肖老师带领孩子们首先从课文题目入手,找到课题的特点,“(花名)+(凝结成一个字)”,接着由此展开,聚焦于三篇课文《丁香结》《桂花雨》《梅花魂》,敏锐的孩子们发现了一种高度相似的题目搭配、单元搭配、作家搭配。
随后教师带领孩子们进行了一场奇妙的读书之旅:从作家生平去读,从作家自己或者别人评价的话语去读,用不同的方式去读,在读书中感受花之语一花就是花,花不是花,花还是花。
在花的凝结过程中,有着古诗词的前世今生,有着中国人的传统审美,有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生命。这种直指文化的教学设计,让学习像层层剥茧一样,从遥远的唐诗走到现代,从浪漫的古人走进每一个学生生命。
最后当一切都水到渠成,孩子们自然而然地由花说到人,自己的人生,母亲与外祖父,无论是愁怨也好,思乡也罢,还有中国人的气节,这都是写作上常说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课堂的尾声,学生们随着一曲动人的《萱草花》,积极尝试进行“自我搭配”,每位孩子都展现出了独具特色的想法和感悟,有的想通过“兰花舞”来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有的想用“水仙灵”向白衣天使们表达敬意,还有的想用“桃花柔”向班主任表达谢意。
这一刻,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学生们的天真和善良,这些美好品质在这个充满温馨与仁爱的课堂中得以充分展现。在这个充满活力的课堂中,我们看到孩子们积极参与,频频举手,展现出他们无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分享着独特的见解,仿佛一颗颗闪亮的星星在课堂上闪耀。孩子们还积极参与朗读,将课文中的文字变成生动的声音,将故事情感传递给每位听众,让人入情入境。
整节课上,肖老师充分依据学生学情,巧妙集成这三篇课文,围绕特定目标和主题,创设生动情境,聚焦关键词句,大开大合,举重若轻,引领学生联系比较、想象体验、交流分享等,教学评一体,深入品味和延伸拓展词句背后的花语节奏,有力提升了学生语言鉴赏审美的能力,肖老师的诗画语文迈开新的步子,进入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