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起学习《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的第2章——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对于孩子来说,大人总是让他们做那些不愿意做的事:“洗手去……用纸巾擦……把玩具收起来……把衣服挂起来……刷牙了吗……去换衣服……上床去……快睡觉……”。
而又总是不让他们做想做的事:“别咬手指……别踢桌子……别在沙发上跳……不能吃糖……不能吃雪糕……不能看电视……别乱画……”。
这些时候,孩子感觉大人是他们的“敌人”,大人感觉孩子总是不听话。对立的结果,孩子的态度变成“我就要干我想干的”,大人的态度变成“按我说的去做”。于是,争吵就不可避免。
最后是,孩子极不情愿的去做他们不想做的,大人也是心烦意乱。
如果你有孩子,请你想一想:有哪些你每天要求孩子必做的事情?有哪些要求孩子绝对不能做的事情?
只要你稍微静下心来回顾一下,肯定会有或多或少的经历,你能想到的每一项,都代表了你为意愿之争所付出的时间、精力和耐性。
下面列举一些大人希望孩子配合时常用的几种方法,把自己想象成孩子,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内心是什么样的感受。再想想,如果自己的孩子听到这些话,他们内心是什么感受?会有什么反应?
1、责备和问罪
“又在墙上乱画!怎么老是这样?……到底怎么回事……跟你说多少遍了,不要在墙上乱画。你就是不听。”
(孩子的反应:※“墙可能比我还重要。”※“我干脆骗他,说那不是我弄的。”※“我想骂她。”※“你说我不听,那我就不听了。”)
2、谩骂
“这么冷的天,就穿这么点!不怕冻死你。”
“这都不会,笨死你算了!”
“这都害怕,真没出息!”
“看你的衣服脏的和小猪一样!”
(孩子的反应:※“我就不穿,气死你。”※“她说得对,我还不如死了。”※“我就是没出息。”※“我恨她。”※“哼,她又来劲了!”)
3、威胁
“我数三下,再不穿衣服,我就丢下你走了。”
“再不来吃饭,我们就吃光了!”
“你要不走,让坏人把你抱走了。”
(孩子的反应:※“真讨厌。”※“别烦我。”※“我害怕。”※“我想哭。”)
4、命令
“立马把玩具收拾起来。”
“把衣服拿过来,快点!”
“怎么还没洗脸?还等什么?快,赶紧去!”
(孩子的反应:※“我才不收,你给我收。”※“我不想动。”※“怎么才能摆脱这些讨厌的事情。”)
5、说教
“你觉得这样跟妈妈说话对吗?你知道这是没礼貌的行为吗?你希望别人跟你说话也这样没礼貌吗?你要知道,对人说话要有礼貌,你希望别人对你有礼貌,你就要先对别人有礼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孩子的反应:※“行了,行了,烦不烦啊。”※“我真没礼貌。”※“真无聊,我才不要听。”)
6、警告
“慢点,别烫着你。”
“小心点,别让车撞了你!”
“穿上外套,不然该感冒了。”
(孩子的反应:※“这世界怎么这么多危险。”※“我怎么才能管好自己?”※“做什么都有麻烦。”)
7、控诉
“你们别喊了!想吵死我吗?”
“等你们自己有了孩子,就知道你们这样有多烦人了。”
“看见妈妈掉的头发了吗?都是为你操心操的。”
(孩子的反应:※“我感到内疚。”※“谁会在乎这些。”※“我害怕。她病了,是我的错。”)
8、比较
“你看你,还没有弟弟吃饭棒。”
“你看人家明明多听话,从来不喝饮料。”
“你学习总是这么差,怎么就不能像人家艺涵那样。”
(孩子的反应:※“她爱弟弟比爱我更多。”※“我讨厌明明。”※“我觉得自己很失败。”※“你要是觉得他好,你让他当你儿子啊。”)
9、讽刺挖苦
“你自己的东西不看好了,怎么没把自己弄丢了?”
“你穿成这样出去,是怕别人不笑话你吗?”
“就你这样,说出去我都嫌丢人。”
(孩子的反应:※“就知道嘲笑人,真讨厌。”※“我总是被羞辱,被否定。”※“我还是在家待着吧,省的出去给你丢人。”※“我真没用,为自己生气。”)
10、预言
“你竟然骗我,你这样以后没人会相信你。”
“你这么自私,没人愿意和你玩,你再也不会有朋友。”
“你真是没出息,长大了什么也干不成。”
(孩子的反应:※“我会让他们相信我的,我要证明他错了。”※“那我就自己玩,我还不喜欢他们呢。”※“你说的对,我就是没出息。”※“反正已经这样了,我放弃了。”)
读完以上这些,你的内心第一反应是什么?怎么能对孩子说这些伤害的话。你也许觉得自己不会说这样的话,但是人在极度愤怒的时候,智商几乎为零,什么恶毒的话都有可能说出来。你无意中说的话,对孩子造成的有可能是终生的打击。再想想我们的孩子听到这些话,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那么,有没有好的方法,既可以让孩子开心地和我们配合,又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也不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以下是鼓励孩子和我们合作的五个技巧。不是每一种方法都适用于每个孩子,也不是每种方法都适合每位家长,这些技巧也不是每次都有效。但是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和孩子之间建立起一个互相尊重的平台,而互相尊重正是合作的开始。
1.描述: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
当我们不断指出孩子错误的时候,孩子往往会有抵触情绪,而不大愿意去做他该做的。
如果只跟孩子描述问题,他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到问题本身,当你描述问题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告诉孩子该怎么做。
例如:“告诉你多少遍了,上完厕所要关灯!”
可以改成:“孩子,厕所灯还开着呢。”
2.提示。
提示比谴责让孩子更容易接受,给孩子提示的时候,他往往就知道该如何做了。
例如:“再往墙上画我就揍你了。”
可以改成:“墙不是画画的地方,可以在纸上画。”
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说的太多,孩子也听不进去,用最简短的话告诉他会更有效。
例如:“你看你,总是这么丢三落四的,自己的东西都不注意,如果书包不长在你身上你就记不住拿。”
可以改成:“孩子,拿书包。”
4.说出你的感受。
不要评价孩子的个性和人品,孩子更愿意听到父母的真实想法。
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平静的和孩子交流,既不会伤害孩子,还能让孩子更容易接受。
例如:“一边去,没看见我正忙吗?”
可以改成:“爸爸在工作的时候,不希望有人来打扰。”
5.写便条。
有时候,文字比口头说更有效,可以把希望孩子做的事写成便条。
以上5个技巧可以让我们学会鼓励孩子合作,并且不留下负面感受。
可以在同一种场景,练习5种不同的沟通技巧:
你走进卧室,看到孩子刚洗澡出来,把湿毛巾仍在床上。
1.描述你所看到的,或者描述问题。
“床上有一条湿毛巾。”
2.提示。
“毛巾把我的床弄湿了。”
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湿毛巾。”
4.说出你的感受。
“我不喜欢睡在湿床上!”
5.写便条。
(贴在毛巾架上)
请把我放回原处晾干。
谢谢!
毛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