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个好人,就是脾气不好”。
“她就是刀子嘴豆腐心”。
“他什么都好,就是脾气急了点”等等。
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评价。这样评价父母,评价爱人,评价朋友,或者评价自己。诚然,所谓的“脾气”对于关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于坏脾气的路,我走过很多。不敢说今天的自己有多温柔可人,但是感悟确实颇深。
每一个“症状或者问题”的背后,我们习惯的容易去深思它的成因?它的来源?
比如很多悲剧里的暴脾气男女主角,有的确实曾经经历过缺爱,缺包容,缺被温柔以待的过往,或者经历过困顿时的无助,绝境时的无奈。那个“罪魁祸首”或是父母,或是养育者,或是爱人等等,甚至被近乎污蔑化的几个字:“原生家庭”。也在这里一直替暴脾气男女主角们背着黑锅。
的确,当发现了当事人背后的故事。作为他们的重要他人,我们对他们会多一些了解,多一些慈悲,也可能多一些宽容。
但是作为问题主角的我们自己,这样去寻根问底,找到“罪魁祸首”,可以说于事无补。
你可以说小时候被父母抛弃,所以才怎样怎样。
你可以说小时候父亲暴力,所以才怎样怎样。
你可以说从小没有父母在身边,所以怎样怎样。
你可以说常年一个人照顾养育多病的孩子,艰难险阻,困难重重,所以怎样怎样。
你可以说很多很多正当的理由让你有了暴脾气。然并卵。顶多可以理解,不能谅解。回到自己的生活里,对于自己想要的关系,想要的生活,真的没有毛线用。
有人说,脾气来了,福气走了。然而,一般情况下,脾气来了,该发还得发。至于福气嘛,天晓得噢。
因为发脾气是有好处的。可以保护自己的权益,可以伸张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当回避型依恋相遇焦虑型依恋的时候,在相爱相杀的关系里,发脾气反而有时成了关系可以维持的催化剂。对于一个情绪外显的人来说,发泄有可能让别人生病,但是,自己是爽啦。如果一个情绪外显的人在还不具备读懂和处理自己情绪的时候,活生生只是不让发脾气,估计,问题,大了。
所以关于脾气,仅仅是一个人情绪的一种。不是单纯的发出来好,还是不发出来好。重要的是读懂,弄透,有方法。
第一步:在你即将要生气的时候,你是否知道?是否可以感受到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有不同的感受?比如胸口的气息,比如头脑里充血的感觉?每个人可能都不一样。
第二步:感知到自己生气后,是否需要发脾气?自己可以做个主动的选择。从生气到发脾气这个过程一般至少都有六秒钟。如果看到了自己的这个六秒钟,就多个选择。
如果依然选择发脾气,那就发好了。或者思考一下怎样发?是怒吼?是咆哮?或是拳脚相向(不提倡哈,太恐怖了,家暴还是违法的噢)?或是伸出指头指责(最好想想伸哪个指头比较合适哈)?
如果在可以做选择的时候,如果选择不发脾气,那就需要学习如何能控制。方式有一万种,只要肯用。
比如前几天同学一闺女分享:让你吹气,跟她一起吹气,从一数到十,直到把所有的愤怒吹出去为止。
比如一小男孩分享:到卫生间去撕纸,把纸巾撕成6字形。
比如就简单的数数。比如离开当时的场景。比如照镜子观察自己生气的表情。比如躲到房间里蹂躏枕头。也还有很多到外面的发泄方式,打沙包,摔玻璃,亲近大自然等等。只要适合自己,又不危害他人,都可以。
第三步:当生气的感受上来后,去思考。
“我究竟是因为什么在生气?”
“到底是对方惹着我了还是因为这件事激发了我自己过往的创伤?”
“还是自己在用生气来防御什么?背后的恐惧是什么?”
“这个情绪要对我表达什么?”
“背后的需要,渴求是什么?我到底想要什么?”
第四步:了解到自己真正的需要后,除了发脾气的方式去达到目的,还有没有其他的方式可以达到目的?比如正向表达。不带情绪的表达出自己的需要。比如撒娇。比如提供一个双方可以共赢的条件。比如等等。
不得不说,情绪问题也一直是困扰我生活的主角。其实,生活需要的不是被人俯首称臣,不是可以随心所欲。随着长大,随着变老,如果发现依然是那个不知道成长的自己才是最可悲的。一个人由内而外最大的开心,莫过于是成长为最满意的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情绪按钮。拥有属于自己的情绪开关。做自己生活的主人。更主动,更惬意,更自由。
今天我也为自己的脾气取了这个美丽动听的名字――脾气花。我知道,她陪我很多很多年了,如影随形。现在,似乎我有了很多方法试着给她穿新衣,她不再是暴跳如雷的那个雷了,她可以是那个笑魇如花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