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闺蜜在500强工作,她说生完孩子后,总感觉时间不够用。白天上班经常忙到顾不上喝水,晚上回到家人都累瘫了,根本就不想做饭。她不是去老人家蹭饭,就是点外卖,吃饱了就想窝在沙发休息,可是女儿幼儿园里的手工作业,又不得不完成。在这之后,再陪着女儿读一会儿绘本,洗洗刷刷之后哄孩子上床。女儿还未睡着,她早已一头扎入梦乡会周公了
这样的她,何尝又不是一部分的你我呢!可是仔细想想,我们很多人也就1个孩子,甚至还有老人帮忙,也不是什么上市公司的CEO,怎么就过得这么忙乱,这时间到底去哪了?
可是,这世界上的确也有人,能靠着自己的超级“时间管理术”兼顾了工作、育儿和自我提升。吉田穗波,日本的妇产科医生,在怀第3个小孩的时候,考上了哈佛大学,带着全家老少赴美留学,学成归国继续工作,还出书演讲,同时陆续怀孕生了2娃。
在《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一书中,吉田穗波分享了她在工作、育儿、家务以及备考和留学的经历和感悟。整本书虽然都是作者的一些经历,这其中有欢乐也有苦楚,不过我们还是能从她的字里行间得到一点启示。
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一天24小时,一分不多也不少,那么她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1、立即去做,就有了时间
读高中时,我就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梦想”那就是写作,可当时学业压力大,作业经常要写到深夜11点多,因此作罢。不过,读了大学、工作直到生娃,貌似也从没有空闲过,于是这个小小的“梦想”就此一拖再拖。
事实是,真心想要去做一件事,是能挤出时间的。吉田医生在妇产科工作,而她家离医院又比较远,每天花在通勤上的时间就需要3个多小时。此外,她有好几个孩子需要照顾,晚上的时间也所剩无几。
就是这样一个忙到飞职场妈妈,毅然决然地把考哈佛,留学美国的目标定了下来。很多时候,正是因为有太充裕的时间,反而完不成任务。人一旦有了目标,开始了行动,就能挤出时间。
2、不是or,而是and
从读书时代到结婚生子,在我们身边一直有这样一个声音:人生之路,一步一个脚印按照歩奏行走。当然,这话听起来没毛病,我们大多数人也是这么做的。
可是,成家之后,读书、工作、育儿,真的也要一个一个按照顺序来,难道熊和鱼掌就一定不能兼得?
吉田医生的做法是同时进行,多项兼顾。对她而言,“想要继续工作”、“留学深造”、“成为多个孩子的母亲”是她的支柱。
话说回来,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身兼数职,扮演着多种角色呢?很多时候,不是选择“or”,而是“and”。换句话说,成为一个好妈妈,并不妨碍你在单位里做一名好员工。
或许,同时进行多个想做的事,就能全部实现。
3、优先投入“大石头”
假如要在一个空桶里面尽可能地多装石头,那么河边有几块大石头和细碎的小石头,你是先放大的还是小的?
没错,大多数人会选择先放大的石块,因为这样子,细碎的小石子可以进入大石块的缝隙里。而先放小石子,那大石块就有可能露出来。
同样的,在时间管理中,我们也得优先保证“大石头”时间。吉田穗波在日常的备考中,早上3点起床直到6点的这3个小时用来解决重要的“大石头”任务,比如论文撰写。而在零碎的时间里填充一些“小石头和沙子”的琐碎事情,她把填写资料这类事穿插在零碎的时间里。
唯有根据事情的重要紧急程度,分清主次,才能高效率地完成当下的目标。
4、提高时间密度,合理利用碎片时间
时间是偷不来的,再牛掰的人一天也只能拥有24小时。正因为如此,才需提高时间的密度,用好当下的每一分钟。
吉田医生利用走路、晾衣服的时间听音频练习听力,甚至还可以构思论文的框架,回复邮件。只要利用好一些七零八碎的时间片段,也能完成一件事。
在书中,吉田医生也分享了她爸爸的一个小故事:
吉田的父母都是大学老师,工作很忙。在她还是小婴儿的时候,父亲在托儿所里边叠尿布边读着论文。
这件事对吉田的触动比较大,也让她明白了学习并不仅仅呆在书桌前。
5、花钱买时间
时间是有限的,不能改变它的长度,但是却可以用金钱购买其中本应被消耗的一段。很多时候,花钱买时间,请人帮忙是一件特别划得来的事情。
原来的吉田,每天处理完工作之外,回到家既要做饭、又要处理家务,还要陪孩子读绘本,等到一切做完,早已累得筋疲力尽了。
她的母亲,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教师告诉她:“不要想一个人什么都做到,要请人帮忙……即使花钱也要求助他人。”
后来,吉田就找了专门的家政人员帮忙上门搞卫生、做饭,然后把这些“赚”的时间用来备考或者休息,同时也极大地缓解了家人焦虑的神经。
可不是,当妈妈忙得如陀螺旋转,身心疲惫不堪之时,情绪就会不好。情绪不佳又急急忙忙做饭,催着孩子吃饭,势必会给丈夫和孩子带来压力。
不管怎样,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很重要。
6、不必遵循太多的“常识”
家务活一定要女人干?饭菜必须顿顿精心烹调?吸尘器必须每天要用?
太多时候,我们会被所谓的“常识”和别人的标准束缚,然后一头扎了进去,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事实是,很多“常识”只是人为设定的,打破一下并没有什么大不了,而且还可以产生“做想做的事情”的时间。
《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一书中,吉田医生就举了关于婴儿洗澡的事儿。日本的夏天湿度高,原则上给婴儿是每天洗澡,到了寒冷干燥的冬季,很多家长就因为听了医生的建议,也照着给孩子天天洗澡。
婴儿真的需要天天洗澡吗?在吉田丈夫留学德国的那些年,她生了女儿,在那里助产士建议“婴儿洗澡,三天左右正合适。”因为小婴儿皮肤干燥敏感,需要身体产生的油脂保护他们。
其实,对此我有深刻感受。女儿出生在大冬天,头几个月我们天天给她洗澡,每次都要兴师动众地开空调和取暖器,一番折腾下来,的确花费了不少时间,而且大人受累,宝贝受罪。女儿然因为频繁洗澡,导致皮肤过干,身体发痒而哇哇大哭。后来,我妈妈看不下去了,就建议在冬天减少孩子洗澡的频率,用温水代为擦拭。
可见,有些常识不必遵循,灵活掌握即可,这样可利用的时间又多出了不少。
这位“牛气冲天”的5个孩子妈,不仅有一份超级忙的工作,还能考上哈佛,攻读学位,也许很多人肯定觉得她是一个天生的学霸。不过,看完她的书之后才发现:哦,原来吉田医生也跟我们普通人一样,有过那么多的糟糕经历。
能考上医学院的人肯定不算笨,但是吉田也并非顺风顺水。做实习医生时,经常迷迷糊糊,还被其他实习生说:“长脑袋干什么的,自己去想。”即便工作后的几年时间,业务能力也不突出,回到家累瘫了,晚上也就迷迷糊糊入睡了,根本没有时间用来提升自己。
就是这样的吉田医生,居然壮着胆子考了哈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让人难关。作为读者,即便没有经历过,单纯靠想象也能知道此行的艰辛与不容易。
也许,一本书不能改变一个人,不过在这个寒冷的冬天,看一看别人的励志故事,也能让自己“燃”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