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话题是关于对高品质生活的讨论,我分到了黄帽,主要讲讲高品质生活所带来的好处。
先讲讲我身边的一个朋友经历。目前,她一个人带着女儿在北京的人大附中上早培班。从我认识她的时候起,她的生活就给人一种清新、高品质的感觉,家庭的各项安排规划、孩子的教育培养等都安排的有条不紊,特别有两点让我记忆深刻。
第一个是孩子成长规划。起初,她的孩子在西安上幼儿园的时候,她把女儿当成闺蜜相处,学习能力比其他孩子出众很多,从来没有听她说过孩子鸡飞狗跳的事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幼儿园上完,英语已经过了KET,数学和语文水平已经进入到二年级水平。
对于孩子入学后的培养,她把目标锁定在了人大附中的早培班,并为此做着努力。这期间,她克服了各种困难,并狠下心来,贷款买了旁边50平米的学区房,价格就不说了。她老公因工作关系无法离开西安,就只能暂时两地分居。从与她的分享中,我也进一步了解了早培班的教育模式,非常适合她的孩子成长。目前,孩子的学习根本不用她操心。一年级的女儿已经过了PET考试。
第二个是自己的规划。到了北京后,随着房贷、教育孩子的开支增大,她面对二次择业时,也很慎重(她是自主择业回到西安)。在充分对比下,她做起了带有外资企业性质的友邦保险业务。从一个小白,通过努力和学习,6个月时间晋升业务经理,多次获得公司竞赛荣誉。现在开始有自己的团队,并经常外派进行交流分享。
她的经历让我学会了如何把真正的需求放在最核心的位置。拥有高品质的生活,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自己的生活有清晰的规划,会用“三我”法则来为自己提个醒,想一想,这样东西我需要吗,这样东西我喜欢吗,这样东西我适合吗?多问几遍,就会明白自己真正的需求。
高品质生活,还会时刻提醒我们做减法,提升对“好东西”和“坏东西”的判断敏感度。所谓的好东西与坏东西,用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进行判断,把对一样东西的相对喜爱程度,从1分到5分进行标准划分,再用这个分数乘以每个月使用的频率,分数低的,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断舍离”。
生活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粗茶淡饭也能活出高品质,重要的是看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