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有个习俗,过年或每逢喜事时,都少不了红鸡蛋。
小时候,每次过年都会收到许许多多的红鸡蛋。那会,压岁钱很少,几乎都是五毛一块的。过年期间大人去哪里串门也好,对于小孩可以不给压岁钱,但红鸡蛋却不能少,否则就有失礼数。
印象中的小时候,每到大年三十,老爸老妈就特别忙碌,做红鸡蛋是一件必不可少的要事,家家户户都在煮鸡蛋,染鸡蛋。年初一一起床,老爸老妈就会给我们一人一个红鸡蛋,当是新年的礼物,也是一种祝福。拿到红鸡蛋的我们都特别开心,小心翼翼地捂在手里,生怕一不小心弄烂了,每年春节双手都会被红鸡蛋染得红红的,捂了老半天,鸡蛋却舍不得吃。随着收到的红鸡蛋越来越多,我们会拿一个塑料袋子统一装起来,有心的家长,还会特意编一个网袋给自己的孩子装红鸡蛋。收到的红鸡蛋我们喜欢随身带着,有时出去玩了也带上,饿了就吃红鸡蛋,填饱肚子继续玩。记忆中,儿时的红鸡蛋,不但很漂亮,也很美味。
岁月如梭,我们在慢慢长大,物质匮乏的年代也越来越远。如今,红鸡蛋对小孩子的诱惑显然已经很弱很弱了。去年春节我带小妞回娘家,亲戚们依然给了不少红鸡蛋给小妞。可她却没有多大的兴趣,看一下还没摸就转移注意力了。今年反而还好一些,一看到红鸡蛋,她说要拿回家。拿一颗在手里,看来看去也没有扔,磕碎了就自己剥蛋壳,我以为她想吃,结果她并不吃,剥完蛋壳,蛋白被染红了她还嫌弃说脏脏的,不愿意吃,然后把剥好的鸡蛋给我吃,自己又去抓新的红鸡蛋,继续磕碎继续剥。小妞喜欢的,不过是剥鸡蛋壳的过程,并不爱吃红鸡蛋,你从她手里拿走她也不稀罕。
对于才两岁两个月的她而言,她并不知道红鸡蛋意味着什么,也许拿在手里,不过是一种玩具罢了。时代不同了,不同年代的人喜欢的东西自然不一样,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有关红鸡蛋的记忆依然美好如初,拿一枚在手里,依然能感受到儿时的那份幸福。
一枚小小的红鸡蛋,尽管本身不值几个钱,但其中的意义却是无价的,因为它蕴藏着长辈对我们的爱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