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是在看完了《偷影子的人》,偷影子的人讲了一个很温情的故事,属于治愈系、小清新的风格。但是读这本书,又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格,给我的感觉确是无比的沉重感。这是一个长长的关于人性救赎的故事,如一位早看过这本书的朋友所说,让她想到了《肖申克的救赎》……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作者本人了解的不多,可以说从来没听过,也没读过他的其他作品,可以说对作者的写作风格毫无所知。现在为了写这篇读后感,不得不去网上查些资料,以此来完善文章的内容。
书的作者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追风筝的人》是他的第一篇长篇小说。这个长长的故事发生的背景是阿富汗,故事的主人公叫做阿米尔,是一个长在布喀尔的一个商人家庭的富家少爷。其父亲“爸爸”是普什图人,一名法官的儿子,成功的地毯商人。阿米尔家的仆人阿里和他的儿子哈桑则是哈扎拉人。从书中我们知道,哈拉扎人是身份低贱的一族人,这种根深蒂固的种族观念也是造成阿富汗不稳定局面的导火索之一。
大概过了一个多月,才开始写读后感。所以,书中的有些细节估计已经差不多都忘记了,但是故事发展的脉络直到现在还记得,我想这除了这本书讲了一个好的故事之外,很大一部分得益于自己每天看完书之后的打卡日志。打卡日志是我看过后,结合自己当时的感受写下的,所以才记得真切。
在上网查阅这本书的作者的一些资料的时候,我也看到了在知乎上有网友对这本书的评价。其中一位网友的观点对我启发蛮大的。文中的主人公——阿米尔,就像是许多的我们一样,自己怯懦,却不敢承认父亲对哈桑勇敢的赞同;自己受到父亲的冷落,却接受不了父亲对哈桑的青睐;自己与哈桑明明是很好的朋友,却从不在客人面前带他玩,也不会去承认哈桑对他的好。不仅如此,在哈桑为了阿米尔的荣誉而遭受阿赛夫的侮辱时,阿米尔没有站出来制止,他选择了逃离现场。他非但没有因为自己的懦弱道歉和悔改,反而因为内心的不安不敢面对哈桑,而故意陷害哈桑偷窃,逼迫他们父子离开。
“为了赢回爸爸,也许哈桑只是必须付出的代价,是我必须宰割的羔羊。这是个公平的代价吗?我还来不及抑制,答案就从意识中冒出来:他只是个哈扎拉人,不是吗?”
“爸爸紧紧的抱着我,不断的抚摸着我的后背。在他怀里,我忘了自己的所作所为,那感觉真好。”
还有自大的,变态到近乎疯狂的种族分子阿塞夫,虽然让人们厌恶至极,但是也真实存在。这两种人,我们可以在社会上找到他们的影子。唯独阿桑,那个单纯善良的阿桑,无论阿米尔再如何嘲笑他的身世,再如何因为自己的自私而陷害他,再如何因为内心不安而嫌弃他,哈桑始终都是默默承受。那个明知道自己受到种种伤害,却依然说出“为你,千千万万遍。”的阿桑。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找不到的。作者描绘出这样一个虚拟的阿桑,然后又赋予阿桑以悲惨的人生结局——连同妻子一起在保护阿米尔的家的时候被塔利班无情的杀害了……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所谓悲剧,就是硬生生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我想,看过这个故事的人,无疑会对阿桑的人生报以悲悯。
《追风筝的人》讲了一个关于救赎的长长的故事。一段对于远离阿富汗的读者来说,真正无法亲身感知的真实的历史。故事如此残忍而又美丽,作者以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人性的本质与救赎——哈桑的死、索拉雅始终没有自己的孩子、索拉博的忧郁、阿米尔灵魂的自我救赎都让我们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而书中什叶派和逊尼派,哈扎拉人与普什图人,宗教与种族之间产生的任何一种矛盾冲突都足以让我们感到沉重。看完很久那战争带来的满目疮痍仍然历历在目。然而,我相信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一定萦绕在你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正如书的译者——李彦宏先生在书的后记中说的那样:我们是否知道我们心中的风筝到底在什么地方,人生错过就不会再得到,也许我们会忏悔,会救赎,但这些似乎都已经晚了,每当天空放飞起风筝的那一刻,我们是不是应该问问自己我们是否真的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得到了再失去,总是比从来就没有得到更伤人。
以下是我在读书小群里的打卡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