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班会的思考
——有感于武义县班主任精英班培训中的班会课
武义县实验小学 程露
一直以来,我所在的学校乃至我们所在的区域,都在致力于少先队课的研究,大多老师包括我自己一开始队会不分,总觉得把队仪式去掉就可以是班会课了。在一些培训会上,也不少老师总是班队课、中队课、班会课的不时变换着,不知此刻研讨的是中队还是班会。或许因为一直以来都在队课的研究中不断的学习中,也曾在浙江省少先队雏鹰争章优质课比赛中获省一等奖的殊荣,所以对于队还是非常有感情的,也深知其中的奥妙。相对于班会课,队课更多的是展示,当然现在的队课也越来越趋于生成、灵动,但我还是感觉与班会课是有不同的。
一、思考的触发
极少有这样的机会聆听到班会课,其实一直都希望听一些高质的班会课,让自己更清晰班会课的真正呈现形式。今天有幸聆听了叶老师和李老师的两节班会课。说实在的,两节课都带着强烈的研究意识,叶老师的班会中二年级的孩子能针对自己班里的阅读实践进行简单的调查研究并能发现一些问题,李老师的班会真实的呈现了他们的活动策划方式,在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意识非常强烈。仅是这两点就是许多老师无法做到的。基于此,我对两位老师今天的勇敢尝试打满分。我敬佩她们的勇气,更欣赏她们对班会的构建。
然而,我相信听完后,更多的老师会有一些疑惑:关于如何选择班会课的主题?关于如何呈现?关于如何引领等等。于是我便开始思考:
1.我们的班会课的主题选择是否可以不需要那么完整,不需要那么大?如叶老师的关于阅读的班会课,是否可以仅仅针对一个组,如调查项目组的活动充分的展开讨论,各分队通过调查发现了一些问题。那仅仅是这个小分队的,我们是否可以尝试引导每个学生去看,调查后你们发现了什么?你们能看出什么?其实老师就是在引领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或者是与小朋友交流自己的看法。有时候让孩子会说,比让孩子说对更为重要。
2.低段的班会课与高段的班会课自然是不一样的。今天叶老师班里的孩子非常活泼,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倾听的习惯,那么同时是不是也意味着这个内容他们并不感兴趣,或者这个内容他们是没有讨论的任务的。而李老师的班会中,学生似乎都听得非常认真,但是聆听的质量如何呢?从给小队提建议的环节就可以看出来,面对建议,学生更多是无条件接受,并没有过多的对同伴的话语,没有对自己的策划有更多的思考。
3.关于老师的定位,如果说班会是学生商讨班级问题的会议,那么老师是否需要参加,我认为这是肯定的。毕竟学生还不是一个完整的可以自主的个体,他们需要老师在关键时刻给出正确且客观的引领。而今天的两节班会,截然不同,叶老师全程参与,李老师全程观摩。当然我相信李老师在会前一定是做过精心的指导的,但是在关键问题出现时,如策划方案接受建议时,无一个孩子提出一些更切合实际的建议时,老师是否该出现提出自己的建议?对于如此模糊而过的环节,或许会造成学生对于自己方案更理想化。
二、思考的转折
今天的思考源于张鲁川博士与李家成教授的提醒:
在聆听李晓娟老师的班会课时,李教授特意走了过来,询问我,像这样的班会研讨活动以前有过吗?其实还真是没有,以往都是队课的研讨,班会真的是极少的。边听着李晓娟老师的班会课,李教授边指导着我如何听?关于学生给出的建议是否能提到关键问题上?孩子是否能看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不仅仅是结果?毕竟我们的策划实施过程会面临许多实际的问题,那么再看学生提出的建议是否有针对性,是否有可行性呢?听到这,我突然意识到班会课更应该是一种方法与实践的指导,过多的情感渗透会让班会成为浮云,只是走了过场。
在讨论时间,张鲁川博士与我谈起关于班会课的存在的价值。他说这班会是课还是会?学生不缺课,但这班会与我们的思品、语文课最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现在的老师设计出来的语文课、班会课、思品课却让人区分不开?如果说班会课有它的独特之处,那么它开展的最根本任务是什么?如果它是会,学生与老师间的角色是否就应该不一样?班级里有许多需要商讨的问题,那么课是否能解决?如果是商讨的形式,班会又该如何呈现?
我从来不曾想过,在班会课上,一个学生的回答能读出什么来?我从来没有考虑过,为什么要开设班会课?我突然间有种莫名的紧张感与想要学习的欲望。
三、思考的方向
晚上,我开始跟李教授提出想写一写关于班会课的思考,李教授马上发了一份文件给我,正是《“新基础教育”主题班队活动评价表》,评价表中主要将评价项目分为四个方面:主题设计、主题班会的过程、反思与重建、班队主题活动日常化。
我将各项内容的A级指标罗列如下:
(一)主题设计
1.活动主题确定
(1)以观察研究学生为基础形成主题,能够吸引学生参与。
(2)主题设计能够反映出这一阶段学生的成长需要,能开发其潜能,拓展发展空间。
(3)主题活动能增强学生群体动力,提升学生群体性自主发展的能力。
2.过程设计
(1)能体现主题要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真实,全体学生都能参与。
(2)呈现递进结构,体现学生在认识或者能力上逐步提高。
(3)具有开放性结构,能够为过程中新的生成留有空间。
(二)主题班会过程
3.教师指导
(1)在活动全程中,教师与学生有真实自然的沟通,并根据现场状态,以帮助学生积极有效参与活动为目的,给予恰当指导。
(2)班会能体现教师参与前期的策划与指导。
(3)教师的指导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能够点拨、提升学生的认识与发展。
4.学生参与状态
(1)活动开展过程能够体现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形成积极的互动,活动过程真实、生动、有效。
(2)活动过程动静结合,群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的转换自然,具有关联性。
(3)活动过程有实质性的提升,或者问题得以解决,或者形成新的认识,或者情感升华。
(三)反思与重构
5.对班会全程的评价与反思
(1)能对主题班会目标完成情况和效果进行完整的评价。
(2)能准确把握班会活动过程中富有创意和教育价值的信息,以及呈现的问题。
(3)敏锐觉察班队活动的效果,并且能深入分析活动效果形成的原因。
6.活动方案重建与效果延伸
(1)能够设计后续活动形成进一步的推进或调整。
(2)能够根据本次活动过程状况,对班会课型和活动设计有进一步认识。
(3)能够根据本次活动过程状况,对不同类型学生成长和教育特点获得进一步认识。
(四)班队主题活动的日常化(此内容暂且不适用于今天的班会过程思考,所以暂且不呈现)
我将一些我认为的关键词加粗,希望能从这样的标准中再次思考我们的班会课该如何定位,如何走向?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它不同于队课的评价,了解了后,是不是会更清晰的知道自己该努力的方向。
当然我相信每一节班会都能给我们的老师许多可以学习可以探讨的空间,今天的叶老师和李老师确实给了我们许多思考的源泉,这样的学习真的足以让我们聆听者感受到不同以往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