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突然收到前同事的微信。聊了两句,她劈头甩给我一个五千多字的稿子让我帮她看。
原来是单位机构变动,她被调去做纪检了。
当初的四人帮,我离职已两年多,另外一个今年上半年生了孩子,休完产假辞职了,一个调离原部门,只剩下最后一个人还在原地。
我调侃她说,这可真是四分五裂裂裂裂啊。
之前的单位,是那种非常传统的国企,从事业单位改制而来。活了三十多年,只见新人进,无有旧人出。
鲜少有人离职。稳定得跟公务员没什么两样。
可是自我一走,没多久就闹着要改制,要和同城其他几家单位合并成集团,于是开始了大概是建院三十多年来第一次动荡期。
当初我还在的时候,总觉得若在那里一直待下去,大概一辈子就这样,平静如水,毫无变化。
原来是我的错觉。变化才是常态。不变,不过是潮汐来前的蓄力。
我的这位同事,工作多年,一直做些行政类琐碎的工作。面对突如其来的长篇文稿撰写工作,她显然力不从心。
今天早上,她又来找我,还是昨天那篇稿子。大概是我提的意见太多,她不知从哪里改起,干脆放弃了,问我开头要如何修改。
大概觉得有个好的开头便能蒙混过关。
我难得如此耐心,打了一大段话,细细教她第一句当写什么,第二句当写什么。
虽然我写得已经够详细,但我猜,她多半还是写不好。
她已多年没有学过新鲜东西,又是单位里十拿九稳的关系户,把工作做好什么的,从来不是她的目标。
若此后真要面对大量写材料的工作,我猜她最大的可能是去找她的靠山,给她换个岗位。
国企就是这样的。努力工作的人,可能永远出不了头。部分什么也不会的人,总是稳如泰山,在他们的萝卜坑里扎得死死的。
另外一位辞职回家带孩子的同事,在经历了短暂的低迷之后,兴致勃勃地告诉我,再过半年,等孩子稍大些,她预备与人合伙,做一个餐饮品牌。
她辞职带孩子,本是无奈之举,但我想,这倒是帮了她,若非如此,她可能会在之前的单位一直待下去。
直到某个命运的节点到来,逼迫她发生变化。
我实在有些唏嘘。知乎有句名言,如果不按你想的活,迟早要按活的想。
我也明白,变化才是常态,但人们常常畏惧变化,宁可把抉择交给命运,也不肯拿捏在自己手中。
但这一次,是我头一次深深地感受到,想要不变,是很难的。
若不自己寻求变化,就会被生活推着走。果真如此。
既如此,畏惧变化可就太没有道理了。无论你想不想它来,它都迟早会来。跟洗干净了躺平任宰,也没什么区别。
还不如想到什么便去做,若是不成,就再变一变。若是适应了在变化中生存,大概也就没什么可恐惧的了,不过就是变变变变变。
往好了想,这样的日子,多新鲜啊,永远不会无聊,难道不是莫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