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乘客,你好,欢迎乘坐49路末班车,这是你的车票请收好。
车牌号:49路末班车
车票号:H20250205
车票价:1440RMB
参考资料:《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薛兆丰
在本章节中,薛兆丰老师提醒我们,在做决策,对事物进行比较的时候,不仅仅要看到眼前看得见的东西,也要看到看不见的东西。甚至,在薛兆丰老师看来“是否能看见那些看不见的东西,是一个人有没有受过好的经济学训练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分是否是一位好的经济学家与坏的经济学家的标志。
在过往,人们在做决策、做比较的时候仅仅能够看到看得见的东西。例如,文章中举了破窗理论的例子。一位熊孩子将某位邻居的窗户打破了,表面上看,人们可以推导后续的进程是,窗子被打破后,窗户的主人需要到市场上重新购买新的窗子,窗子的生产商与销售商有了新的订单,有钱去购买面包、衣服、书籍等商品与服务,一个人的破窗行为带动了一连串的生产与销售。因此,某些人会认为破坏是好的,苦难是好的,人们应该多破后立,多难兴邦。
以上认为“苦难兴邦”的人在思考时,没有看到现实生活中看不见的东西。如果没有熊孩子将自己的窗子打破,该窗子的主人将原本用于购买新窗子的资金,用来购买新的商品或服务,也会推动后续一连串的生产与销售。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无法看到的事物,如果没有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推测的话,很容易被忽略。
例如,“破窗理论”在很多层面都有变种。以环保层面的“破窗理论”变种为例,在某些环保主义者看来,人们用大量的塑料袋包装食物会产生巨大的塑料袋,造成“白色污染”,导致大量的浪费。但在某些经济学家看来,人们在做决策与判断时还要看到原本看不到的东西,人们之所以使用塑料袋包装食物是为了防止食物变质,如果使用塑料袋,那么会导致大量的食物变质,也会产生大量的食物浪费。
在最开始的时候,人们只看到了使用塑料袋会造成的影响,但没有考虑到食物变质所造成的影响。而经过经济学的训练,教会人们在做决策的时候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推测、推敲与演练等方式,看到某个事物背后的隐形成本与隐形收益,再做判断。
“当然,有必要澄清一下,并不是说凡是看不见的都比看得见的重要。而是说,每当我们做决策的时候,还要充分考虑那些暂时还看不见的,甚至是永远也看不见的因素”。
尊敬的乘客,49路末班车已到站,欢迎下次乘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