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业,选第五题。
5. 分享一个你所在地区土地开发的成功案例或失败案例,如农业规模经营、经开区、文化园区、文旅开发、公共空间等。
分享一个老家的老乡大学毕业工作几年之后回乡创业的故事,算是一个农业规模经营的案例。故事的主人公是蔡雪,虽然我不认识她,但是我妈妈认识她和她爸爸,而且我还去过她创办的农业观光基地(就在我家附近几公里的地方),所以也算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吧。
下面是从中宣部最美奋斗者活动资料摘录的人物事迹:
「2014年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带领村民成立了水稻合作社。现有入社会员50户,辐射会员150户,种植面积187公顷,涵盖2个乡镇,4个村,为每户社员平均增收5000余元,带动就业146人,带动村民工资性收益达80余万元,使得17户贫困户成功脱贫,走出了一条与农民一起发家致富的创业之路。合作社生产的大米通过了有机认证,并注册了“三莲”牌商标。通过线上拓展经销商、线下销售的方式,使“三莲”大米已经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地区,并成功进驻香港市场。」
案例分析:
1.农村大学生回乡有天然的群众基础
我觉得她的事迹还蛮典型的,就是农村孩子从城市返乡发展农业规模经营会有一些优势。首先,她父亲就是在家乡经营粮食公司的,她相当于回来跟父亲合作。由于父亲之前长期在本地从事粮食经营,所以跟当地的老乡很熟悉,她在跟农户谈合作的时候会比较有群众基础(因为大家互相都认识,信任感是天然的)。农业规模经营的模式是和50户农民一起成立水稻专业合作社。我想如果没有她父亲的当地关系和多年的经营经验累积的信任,凭她自己是很难做成的。
「合作社通过统一采购原材料、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方式,科学规范化管理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发展,合作社已经发展成集新技术推广、稻米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专业合作组织,形成完整的有机水稻产业链条。」
2.参与农场主培训班
随着农村人口越来越少,我觉得农业规模经营确实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蔡雪2014年回到家乡,2015年就去参加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吉林省青年农场主培训班。我去查了一下这个培训班是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吉林省教育厅、共青团吉林省委主办,吉林大学承办的。说明地方行政力量也在向这个方向努力,希望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学习期间先后被派往日本,韩国考察当地农业。2018年随农业部赴欧盟进行农业考察。学习回来后,在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加强田间管理,严格按照有机水稻种植方式,建立可追溯系统,保障产品质量,而不是一味追求产量,并且加大产品推广力度,提升品牌意识,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通过合作社的壮大产业经营进而带动本村发展。几年来,合作社扩大了水稻种植面积,建设了高准标农田,引进了最新最好的水稻品种,施行科学化管理。生产的大米通过了有机认证,并注册了自己的商标,经过几年的拼搏,“三莲”牌有机大米被吉林市工商局评为“吉林市知名商标”。」
3.寻找政府政策和资源支持
2017年,蔡雪获得了地方政府1200万元的投资创建吉米稻香乡村现代有机农场。这个农场我和妈妈去参观过,确实不错,那天还遇到了爬到外面来的稻田蟹。
「2017年,通过与镇政府、市政府协调沟通,经过前期的论证、规划设计,吉米稻香乡村现代有机农场应运而生。总投资1200万元,分三期建设。农场位于舒兰市溪河镇舒兰站村,距吉林市40公里,舒兰市50公里,紧邻202国道,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永舒灌渠流经,由松花江水灌溉整个农场。水田面积937亩,具有地势平坦、集中连片等特点。为打造出舒兰大米领军品质。农场建成后,集生产、生态、生活于一体、观光与休闲相融合的现代农业休闲园,展现虾蟹成群、稻蟹共生、鸟飞鱼跃、碧水蓝天的自然生态景观,全面提升稻米品质和综合效益。目前水稻基地可带动200人就业,共带动农民增收150多万元。实现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振兴、农民致富。」
4.宣传
2019年1月,蔡雪作为吉林的代表走进中南海,就《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中的有关内容跟李克强总理交流,并汇报自己的创业经历。这件事情得到了多家媒体的大力宣传,甚至上到晚7点的新闻联播,吸引资源的同时也打开了知名度。
凤凰网:https://jl.ifeng.com/c/80bmKDdJLtY
中国吉林网:https://news.cnjiwang.com/jwyc/201903/2830625.html
中国农村网:http://journal.crnews.net/ncpsczk/2019n/d3q/gz/927059_20190319030547.html
中国青年报:https://zqb.cyol.com/html/2019-03/19/nw.D110000zgqnb_20190319_1-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