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品格?
(1)品格涉及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
(2)指个体在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下,形成的道德品质、人格特质和社会性方面的情感、认知和行为特征。
(3)属性:道德品质(道德属性)、人格特质(心理属性)、社会性特质(社会属性)。
(4)不同于个性、性格、人格;
(5)习近平论教育目标的内容(9个):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健康第一、改进学校美育、弘扬劳动精神。其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弘扬劳动精神都是与品格教育内容相关。
习近平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习近平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
2、1762年,启蒙运动思想家卢梭在代表作《爱弥儿》中提出尊重儿童天性的观点有哪些?
(1)自然主义教育;
(2)教育要回归天性,要以儿童为中心;
(3)天性为师。
3、推行儿童教育: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我国教育家陶行知。
4、先天遗传重要?还是后天环境重要?
(1)两个极端:
一盎司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斯坦利·霍尔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把他们带到我独特的世界中,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 医生、律师、艺术家、巨商人,或者乞丐、窃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与种族。我承认这超出了事实,但是持相反主张的人已经夸张了数千年。 ——约翰华生·1930
(2)双生子实验:行为遗传学家的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研究发现:
*人类一些生理特征的遗传力,身高——0.81,体重——0.78,高血压——0.61,糖尿病——0.75, 冠状动脉心脏病——0.65。
*智力测验遗传力约等于52%。共享基因越多,智力影响越大。
一等血亲50%: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
二等血亲25%: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孙子女,叔叔姑姑姨姨舅舅;
三等血亲12.5%:叔叔姑姑姨姨舅舅的子女等。
*大五人格遗传力,外向性0.56,神经质0.66,亲和性0.46,认真性0.63,体验寻求0.48。
(3)遗传方式:每个人最大限度能力不同,每个人在每一种心理能力上表现和发挥的时间表不同。有的孩子3岁会骑车,有的孩子7岁还不会。因此要尊重儿童的天性。
5、教育部的“尊重平等教育”活动提倡做到师生之间与亲子之间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平等。具体做法(9种):
(1)尊重天性:了解每个儿童的天性;接纳每个儿童的独特天性;根据每个儿童的特点,因材施教;
(2)“尊重”胜于“爱”;
“爱”就是喜欢、欣赏;提供保护和帮助;无条件地给予、施舍,甚至自我牺牲;
“尊重”就是把儿童看作和大人一样,拥有自由、独立性、完整性、独特天性、人格和尊严的人;接纳、平时、理解和宽容地看待他们的所作所为。
(3)给儿童自由:给儿童提供更宽松的环境和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顺其自然,接纳儿童对自己行为的选择,重视儿童做出的独立判断;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克服对别人的依赖性,发挥个人的内在潜力;
(4)培养自主性:尊重平等有助于自主学习、助人自助、心理健康教育;
(5)尊重少数:尊重那些在各方面表现优秀和中等的儿童并不难,难的是尊重在某些方面表现差的儿童;
(6)不放任自流:尊重不等于放任自流,不等于听之任之;指导儿童沿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调动其天性中的积极方面,遏制其消极方面,使儿童生活得更快乐,使其生命更有价值,这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7)尊重人所需的人格特征:善良、同情心、容忍、心怀宽广、敏感;
(8)尊重中的个别化:对智力条件、个性特征不同的儿童,尊重有不同的含义。由于每个儿童都是不同的,因此,对每个儿童,尊重有不同含义,不同做法和不同结果。对某一具体的儿童,应该怎样做,要看实践;
(9)师生相处:在日常的师生互动中,教师怎样说话,不但表明是否尊重学生,而且影响到教育效果,所以教师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家长或老师的说话的方式(不恰当的/恰当的)、表扬的方式(不好的/好的)、惩罚的方式不恰当的/恰当的。
过而改之,善莫大焉;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孔子
6、尊重平等教育对教师的30条要求:
(一)尊重心灵:
(1)尊重儿童的兴趣和爱好;
(2)尊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
(3)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
(4)尊重儿童的抱负和志向;
(5)尊重儿童的选择和判断;
(6)尊重儿童的个人意愿。
(二)尊重全体
(7)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儿童;
(8)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儿童;
(9)尊重有过错的儿童;
(10)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儿童;
(11)尊重和老师意见不一致的儿童;
(12)尊重不尊敬老师的儿童。
(三)保护自尊
(13)不体罚儿童;
(14)不辱骂儿童;
(15)不大声训斥儿童;
(16)不羞辱、嘲笑儿童;
(17)不当众批评儿童;
(18)不随意向家长告状。
(四)平等对待
(19)平等对待智力不同的儿童;
(20)平等对待学习成绩不同的儿童;
(21)平等对待男孩和女孩;
(22)平等对待个性特点不同的儿童;
(23)平等对待不同家庭背景的儿童;
(24)平等对待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儿童。
(五)平等机会
(25)给所有学生提供担任班干部的机会;
(26)在公布成绩时平等;
(27)在进行各种选拔时平等;
(28)在安排座位、上课提问时平等;
(29)在评价学生时平等;
(30)在处理学生中发生的矛盾冲突时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