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放飞想象,未来已来
近来,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又开始了线上的教学。苦于活动半径的局促,孩子们开始让我推荐一些能够让人境界开阔的书籍。
我知道,让他们读读诗,也是好的。可是,对于五六年级的孩子们来说,诗歌的魅力,是远没有科幻小说的魅力大的。
因为年纪还小,未来还很长,所以,他们不似老年人一样,对过去的时光,充满怅惘。他们向往新事物,向往能够翱翔天际,他们迷恋一些神奇的科技,他们想要探索宇宙无穷的奥秘。
这好奇心,是从小就生长在了心底里。我四岁的儿子,对于宇宙,也有着无尽的好奇。十一二岁的孩子们,他们更是想要借助神奇的故事,到未来之境来领略宇宙的魔力。我当然想要第一时间给他们介绍《三体》,但我怕那书籍的厚度吓退孩子们初生的热情,在辗转寻觅间,我无意中看到了一套非常不错的书籍,这套书籍,就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际科幻大奖青少科学启蒙系列》(精装美绘收藏版)。
这套书籍,是朋友送给我的。因为前段时间忙,都没顾得上打开。正因为学生有推荐书籍的需求,我才翻看自己的书架,进而找到了这套书。
2.《国际科幻大奖青少科学启蒙系列》
2-1:包含诸多优秀科幻代表作
《国际科幻大奖青少科学启蒙系列》(精装美绘收藏版),这套书籍收录了刘慈欣和王晋康两位科幻大家的多个中短篇科幻小说。这套书籍,总共分为四本,分别是《爱因斯坦赤道》《流浪地球》《月球基地》以及《生命之歌》。对于想要探索宇宙神奇的孩子们而言,这套书籍,简直就是饕餮盛宴啊!
想要阅读中国科普作品,谁又能不读刘慈欣呢?他以《三体》享誉全球,但实际上,他还有很多精彩的中短篇,是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比如,刘慈欣的《流浪地球》《乡村教师》《朝闻道》《不能共存的节日》 《全频带阻塞干扰》,这些也都是他的代表作。
王晋康,他也是一位科幻领域相当多产的作家。高级工程师出身的他,对于科技和宇宙,本身就有着颇为深刻的认知。他把自己的情怀写入作品,到如今,他已发表的作品,累计已超过500万字。
《西奈噩梦》《七重外壳》《最后的爱情》《解读生命》《生死平衡》以及《养蜂人》是他的代表作,迄今为止,王晋康已获得中国科幻大奖银河奖15次之多,在这些所有的获奖作品当中,我尤为喜欢王晋康的《生命之歌》。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这套《国际科幻大奖青少科学启蒙系列》书籍,就包含了他们俩的很多代表作。
2-2:优秀的内在,美丽的皮囊
还没正式开始阅读这套书的时候,我就已经被这套书的颜值所蛰伏。哪怕是我家中四岁的小儿子,看到这书中如此富有设计感的手绘插图,也不禁想要开始阅读。这套书籍中的一些作品,其实已经有些年头。但是换个包装,加点作料,确实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受。
近些年来出版业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尤其是童书绘本这一块,真是有了突飞猛进的势头。绘本的余温未散,余波也惠及了青少科幻读本,这是一件好事儿。内在美和外在美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内在美的同时,更需要外在美的烘托。所以,书籍的装帧,也是一门大学问。
反正,孩子们都表示很喜欢这套书籍,全彩的印刷,优秀的排版,孩子们觉得这套书很好读。
这是一个很好的正向反馈。只有孩子们真正把书读进去了,他们才有可能走进一个新的奇幻世界。
2-3:构造一个奇幻的世界
要说这套书的内容,我很难一时之间,找到一个准确的描述。但是,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我又可以谈谈我的感受。刘慈欣和王晋康两位科幻作家,他们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个奇幻的世界。在这个奇幻的世界里,故事的主角都是未来的人物。这些人物的生活,不都是我们曾经向往的模样,尽管他们的科技,是如此地发达,可依然不可避免生命中的些许悲凉。
这不禁让我产生了一个疑问:到底科技的意义为何?我们的宇宙,是否有着“目的”的存在呢?
当然,这么深奥的问题,不是我问的。尤其是宇宙的目的,其实,它是霍金的疑惑。
3.有关地球未来生命的N种想象
具体说说,《国际科幻大奖青少科学启蒙系列》这套书籍,它到底讲述了什么?
“爱因斯坦赤道”是人类科技发展的一个极限,这个极限,让外星人得以出现。在外星人面前,我们发现,自己的科技,不管怎样发展,其实都弱不可言。我们依然要面临被毁灭的风险。面对这个浩瀚无穷的宇宙,无数的科学家投身其中,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代价,只为寻求真理的答案。可是,即便是外星人,面对宇宙的目的,也依然是无知的。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尤其是我们人类,探索的脚步,从来都是艰难的。
刘慈欣的《乡村教师》一文中曾提到:在外星人眼中,我们地球上的生命体,记忆遗传的等级极其低,以至于可以说,完全没有。但就是这样的条件,却能创造出5B级别的文明,实在是堪称奇迹。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教师”的存在。正如外星人所言,“他们有一种生命个体,有一定数量,分布于这个种群的各个角落,这类个体充当着两代生命体之间知识传递的媒介。”
我们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把对这个宇宙的好奇心和认知逐渐地传了下去,进而构造出了如此辉煌的文明。
王晋康的《临界》,孩子们的爷爷,也是“教师”一样的存在。他们一家人,对于科学,是如此地痴迷。孙辈继承了祖辈的研究,之后再传给孙辈。有关地震的预测技术,一直在进步。可到底,还有一些极限无法突破。想要问问爷爷,可爷爷生命已去。这就是我们人类的无奈,生命有限,而知也无穷。
《国际科幻大奖青少科学启蒙系列》中的作品都非常优秀,他们是写给青少年的自然科学探索书,整本书里,有非常多有关物理、生物、数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十一二岁的少年,正是读这套书的好时候。书中对于一些专业的名词,还非常贴心地给出了图文并茂的解释。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孩子们认知的大门。从此以后,世界将不仅仅是个体周围的渺小环境,它不断地扩大,想象的边界延伸到了宇宙,一个人的能量,也因此而更强大。
当然,这套书中所描写的未来,也不都是欢乐的。外星人的出现,多半不会带来太好的交流,更高级别的文明,只会碾压弱小。对于宇宙环境来说,资源有限,争夺不可避免地出现。战争弥漫,硝烟未断,这样的未来,是否还符合我们的期待?
好在,两位作家,都拥有宇宙级的视角。在刘慈欣和王晋康的诸多作品中,我们看到各国之间的团结。人类的精英们,共同分享智能,国与国之间的界限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都将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地球。
4.仰望星空,正是探索的开始
《爱因斯坦赤道》一文中,还提到过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外星人发出了监控警报,仅仅是因为,原始的人类,仰望星空的时间,超过了预警的阈值。这是人类,对宇宙表现出了充分的好奇。初读此处,我觉得有趣。仅仅是仰望星空本身,都已经是一种伟大的探索了。我们的古人,科技如此滞后的情况之下,他们依然创造出了独属于那个时代的天文地理,实属不易。就像刘慈欣所言,“当生命意识到宇宙奥秘的存在时,距他最终解开这个奥秘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也正因此,我们如今的青少年,才更应该仰望星空。《国际科幻大奖青少科学启蒙系列》是助力孩子们想象力飞翔的翅膀。这个神奇瑰丽的世界,是如此地充满魅力。刘慈欣的语言,有些时候,很有哲理。他总能用寥寥数语,构建神奇王。晋康的用笔,更是冷峻、苍郁。
青少年,面对宇宙问题,首先要有大的格局。通过这些故事,把格局打开,再细究真理。
面对过去,面对科技,我们该有自己的态度。
正如刘慈欣在《地火》的末尾所言,“我们不必留恋所谓过去的好时光,那个时候生活充满艰难、危险和迷惘;我们也不必为今天的时代过分沮丧,因为今天,也总有一天会被人们称作——过去的好时光。”
我们活在现在,未来的青少年,就是我们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