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想起某件事,心里就会特别的忐忑。我觉得中文的这两个字特别的好,特别的形象:心上心下。忐忑,意味着心❤,正处在某种情绪的海洋中,一上一下的起伏,像汪洋中的一条小船,无处靠岸,没有被安稳的托付,被情绪的海水推过来荡过去,无力自主。
仔细想,我的生活中常有很多让我忐忑的情绪,追根究底,我发现都是源于害怕和恐惧。因为害怕过头了,所以会自动回避这份害怕的情绪,自动放弃追溯害怕的根源是什么,跳过这一个环节,立刻进入焦虑的情绪海洋里,想尽各种办法来应对,结果是常常无功而返,让心忐忑。
有时候也会暂时忘了这份害怕,快乐起来,但是,不一会儿常常就会提醒自己继续焦虑,于是又继续想办法去对抗焦虑、缓解焦虑、或者假装忽略焦虑。可是在内心深处,也明明知道,这些焦虑仍然在,并没有消失。
这几天我正体验着这样的历程。
昨晚回来,倒床便睡,一夜无梦,或许是梦也被我的疲劳挤丢了。
今天早晨五点醒来,周围还是静悄悄的。坐在凳子上,想起了我的焦虑,那一刻,最先冒出来的念头是如何解决问题? 发现想法有冲突,没有办法两全其美——这也是焦虑的现实根源,好像此刻的下一步,我就要进入惯常的焦虑漩涡里了。这个时候,也许是夜深人静,木头凳子的硬度提醒着我不要继续思维模式的懒惰,总之,心里有个声音告诉我:这次,遇到焦虑,可不可以不要立刻绕过去? 好好的和自己内心的焦虑呆在一起,和她聊聊,看看焦虑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害怕恐惧的是什么?想要得到的是什么?
……
当我这样静静的问自己的时候,我对自己很真诚,很平等,没有想着要评判自己,那个答案很快的就浮出心海,我看到了自己的恐惧具体是什么,我害怕的是什么。我知道,即使我果断做出一个牺牲,去成全另一个,让它们不再冲突,也未必得到我想要的,我发现了这里面有一份讨好,讨好的背后是想要得到某种回报,而这份回报很不确定,这份不确定是引发我焦虑的主要根源,让我的牺牲变得心不甘情不愿……
当我看到这些“心上心下”的忐忑后,我的心就慢慢的安稳下来了,我知道如何选择,如何面对和承担……
听着窗外的罕见的鸡鸣,我的心回到了它应有的节律。
焦虑,就是一条小黑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