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定要多读书,翻烂这5本经典好书,狠狠提升文笔

于我而言,散文,像劳累之余的一杯咖啡、一份茶点。

像是旅行时到达一个房间,掀开窗帘无意中看到窗外陌生又迷人的风景。读散文,是给心灵的一份奖赏,是铺展给心灵的一种氛围感。

散文除了有精深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散文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行文如涓涓流水。

阅读名家散文,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感悟,从一个个平凡琐碎的生活点滴中看到了更加广袤的 世界,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写作水平。

今天整理了5本文笔比较优美,读起来有趣有味的好散文,建议收藏起来慢慢看!

01

《人间草木》

作者:汪曾祺 / 评分:9.2

“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

汪曾祺的文字,如同一杯淡雅的清茶,初尝似乎平淡无奇,细品之下却回味无穷。

他的文风简约而不简单,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与从容。

当结束一天的忙碌,坐在书桌前看汪老的《人间草木》,内心就像是经历了心灵的抚慰,不安焦虑一扫而空,留下的只有平静温润。

从街头巷尾的一草一木,到餐桌上的寻常菜肴,再到邻里间的家长里短,每一处都蕴含着他对生活的深情厚谊。

春赏梨花,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夏种荷花,荷花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

梧桐是秋的信使,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满树繁花的蜡梅,黄灿灿地吐向冬日的晴空,那样地热热闹闹,而又那样地安安静静。

《人间草木》不仅仅是在写物,更是在写人,写那些平凡日子里不平凡的情感与温暖。

它教会我们,即使是最不起眼的存在,也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生活不仅仅是奔波与追逐,更是学会欣赏身边的美好,珍惜眼前人。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让我们一起放慢脚步,跟随汪曾祺的脚步,走进那片充满温情与哲思的人间草木,重拾那份久违的宁静与美好。

02

《文化苦旅》

作者:余秋雨 / 评分:8.6

“文化的旅程就是苦,就是涩,在这千年的叹息中讲述苦旅。”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首部文化散文集,由此开启了风靡一时的文化大散文热,至今畅销不衰。

它是许多文学大家口中划时代的散文作品,也是三代人的共同记忆,更是文学青年内心的封神之作。

全书的主题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脉络。

翻开这本书,跟随作者寻访中华文明的重要遗址,从自然山水到人文山水,犹如开始一段又一段心灵的旅程。

通过一个个古今物像,将历史的深邃苍凉见于笔端,把笔触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对历史、对文化,以及对生命的追问。

从敦煌的莫高窟到江南的小镇,从古老的埃及金字塔到欧洲的文艺复兴,他的笔触跨越时空,将文化的多样性和历史的厚重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文化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生活中的智慧,是我们在面对困境时能够汲取力量的源泉。

通过这本书,让我们学会如何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如何在浮躁的时代中坚守文化的根脉。

03

《我们仨》

作者:杨绛 / 评分:9.0

“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

1998年,钱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

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在书中,杨绛先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她与钱钟书先生及女儿钱瑗共同走过的日子。

那些关于爱、关于家、关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如同一幅幅温暖的画卷,缓缓展开在我们面前。

他们的爱,不仅仅是夫妻间的相濡以沫,更是父母与子女间那份无私的牵挂与奉献。

我们读这本书的意义,不是看这对学者夫妻撒狗粮,而是知道世界上真的有一种爱情,没有鸡飞狗跳,没有伤害算计,而是一屋两人三餐四季,相敬相爱。

也让我们看到,在生活的风雨中,一家人如何相互扶持,共同前行。

无论是面对疾病的困扰,还是生活的艰辛,他们始终坚守在一起,用爱温暖着彼此的心灵。

读完这本书,我们或许会更加珍惜身边的人,更加珍惜那些平凡却珍贵的瞬间。

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的。

在忙碌与喧嚣之中,不妨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那份来自家庭的爱与温暖。

04

《等一切风平浪静》

作者:刘同 / 评分:7.4

“你的人生不是只有一次四季,只要你怀揣着心里的那颗种子,低头滋养它,那就是你一次又一次的春天。”

这是刘同全新散文随笔,他以轻柔又克制的笔触,将这十年来的经历、生活和心事娓娓道来。

刘同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描绘了主人公在生活的风雨中如何一步步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有穿过迷茫后的清醒、低落时刻的自救、遭受挫折后的坚定……从他的身上,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清晰地照见自己的影子。

书中的每一个场景、每一次对话,都仿佛是我们自己生活中的缩影,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那些横亘在普通人之间的爱恨与离别,那些根植于普通人心中的痛苦与挣扎,那些独独归属于年轻一代的拉扯和自我救赎,在这十余万字的书写中,逐一得到展现,也逐一得到释放。

或许很多时候,我们无意间递给他人的一把伞,就恰是他这一生中,唯 一得到的一次遮挡。

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只要我们愿意面对自己,勇于改变,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宁静之地。

人生很轻,似乎都是可有可无的小事,似乎吹一口气就能被打回原形。

而人生很新,这些每天重复发生的小事,恰恰是我们拼尽全力才能拥有的宁静。

05

《橙黄橘绿半甜时》

作者:季羡林等 / 评分:8.6

“想凡是尝过生活的深味的人一定会说痛苦比单调灰色生活强得多,因为痛苦是活的,灰色的生活却是死的象征。”

《橙黄橘绿半甜时》以“春夜宴桃李”“山中无暑事”“人闲桂花落”“松枝碎玉声”四个章节,分别对应四季的变迁。

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仿佛是一幅精美的画卷,带领读者穿越四季,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

从春天的生机盎然到冬天的沉静清冷,每一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哲理,让人在阅读中品味人生的完整与丰富。

书中的语言如同一首首小诗,优美流畅且充满诗意。作者们运用生动比喻、形象描写和细腻刻画,将四季美景和人生经历展现得淋漓尽致。

每一句话都仿佛在诉说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被深深吸引。

这种语言风格不仅让作品更加生动有趣,也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治愈与宁静。

随手翻开,篇篇引人入胜,处处都是金句妙语,书中的文字囊括了他们对生活的观察、人性的思考、情感的表达以及审美上的享受。

生活并非总是顺风顺水,但正是这些半甜半苦的经历,构成了人生的完整滋味。

这本书鼓励读者接受生活的不完美,学会在挫折中寻找成长的力量,珍惜每一个当下的瞬间,从而领悟生活的深层含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