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抱怨自己碌碌无为,其实是犯了这个错误,中年人都明白
女儿在背《弟子规》的时候,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特地分享给大家,希望对你有用。
现在有很多人抱怨自己碌碌无为,尤其是中年人。这些年来做过很多事情,到现在却依旧一事无成,其实是犯了这个错误。
《弟子规》有云“居有常,业无变”。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但是你真的明白其中的含义吗?现代的很多人就像《平凡的世界》中的王满银一样,一年四季在外游荡,工作换了又换,至今还是一事无成。
常年在外面打工,居无定所,也没有长期稳定的工作,他们辛苦一天得到的只不过是一些微薄的工资罢了,干十年和干一天没有什么区别。
问题究竟在哪儿呢?
何为“居有常,业无变”?意思就是在固定的地方居住,不要频繁变换工作。
同学李四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大学学的是师范专业,毕业后顺利地考进了编制,成为一名公办老师。但是他嫌老师的工作把人束缚得太死,他不想过那种一眼就看到头的生活。于是他选择了去南方打工,第一个工作时间不长,又接连地换了几个工作,才算稳定下来,在一个上市公司坐办公室,每天早九晚五,工资福利也不错。
这个工作他干了不到三年又按捺不住了。他说:“这工作没挑战性,每天都是些琐事。”于是他转行做业务员,很快就把业绩坐上来了,后来还被提升为业务主管。跑业务虽然挣钱,但是他厌倦了这样东奔西走,没着没落的日子。更何况,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虽然他的收入不低,但是想安家还是不太可能。
三年前,他决定辞职,回老家创业。那次我们一起吃饭,他还踌躇满志地说:“三年以内我一定要在老家闯出一片天地。”结果一年不到他的生意就黄了,不是说他的想法不好,而是具体实施起来困难重重。有些东西对于本地人来说轻而易举,但对于他这个“外乡人”来说却步履维艰。
因为他常年不在老家,没有什么人脉关系,大小衙门都卡着他,而且他在南方的做事方式在老家也行不通,生意以失败告终,据说最后赔了不少钱。
反观,和他一起毕业的王军,大学毕业后,被分到了农村的一所中学。兢兢业业,十年如一日,如今已经是这所学校的副校长了。
无它,唯手熟尔
就像那个卖油翁一样,术业有专攻。如果一件事你坚持做上十年,不想成功都难,这就是“业无变”的精髓。
至于说“居有常”,我认为应该这样理解,常年待在一个地方,熟悉的不光是“路”,还有各种人脉关系。老李刚回来的时候,就曾这样说过,在上海混得再好有什么用,如今回了老家,很多朋友都渐渐失去了联系。哪有你们这些待在老家的人好啊,大家没事喝喝酒,打打牌,还能聚在一起打篮球。
年轻的时候总是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到了中年才知道,陌生的地方风景虽好,却没有朋友。更何况,今天米饭,明天米线的生活也让人食不下咽,红烧排骨太甜,酸辣汤奇滋怪味的,现在我最喜欢吃的还是老家的油条和胡辣汤,老李如是说。
居有常,业无变。简单的六个字,却饱含了很深的哲理,走过半生的人深有体会,你呢?你是否还在四处漂泊,居无定所,你是否也想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