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合唱团的秘密》---当童年遭遇谎言
谎言有时候是一道光,它照亮的是人性的希望。譬如电影《美丽人生》中的父亲,为了让儿子能在集中营存活,费劲心思编造谎言,努力让孩子相信,集中营是游乐场,每一次的经历都是为攒积分而努力。谎言,为孩子在纯真的童年与残酷世界之间铸造了一道脆弱而坚实的血肉之墙。
但谎言更多的时候找出了人性的丑陋,在荣获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真人短片的《小合唱团的秘密中》,为了拿到大奖,老师要孩子们用谎言欺骗评委和观众,把孩童推向一个只问成败不问过程的遵循丛林法则的世界。
短片通过转学生苏菲的视角来 发现合唱团的秘密:为了拿到音乐会大奖。音乐老师要求想苏菲一样唱得不好的成员默唱。合唱团的主力,苏菲的好友无法理解老师的做法,联合了所有团员在比赛时以默唱来抗议老师的谎言。
在影片中老师反复强调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这样做抗议最大利益化,这样做的好处有:获得旅行的资格,获得荣誉,获得所谓的公平(每个孩子参与的机会)。在这个影片有三个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一、公平
只允许有天赋的人加入合唱团,确实不公平,但是合唱老师显然是把公平的概念偷换了。在影片中校长的理念是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参加合唱团,这是教育权利平等的权利,也是苏菲第一时间喜欢上这个学校的原因。然后我们让孩子在参与的起点公平了,但是没有追求过程的公平,她让那些默唱者没有享受音乐的快乐,没有享受一次次挑战自己,不断努力刻苦的机会,我相信每一个不发出声音的学生,这个训练的过程应该是难熬的,就好像很多时候很多孩子所说的:‘这些时间是没有意思的’如果老师只需要让孩子作为一个道具,那么老师在对待孩子的视角是不公平的,就想我们现在某些老师为了最好的成绩,放弃一部分,这个实际是教育中一种不人道的做法,这也违背习主席所说的:‘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只有让孩子在过程中感受自己的脱变,只有让孩子在过程中学会选择,只有让孩子在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这才是最大的公平。
二、作假
第二个话题孩子们的意见非常一致-——不能为了集体的获奖,就采取让部分学生默唱得方式,许多人参加社团不是为了最后获得一个全国最佳的奖状,看电影里里女孩苏菲初入合唱团的明媚与对音乐的渴望,到后来只能被要求默唱黯淡与怯弱的反应。默唱背后的功利主义与教育无关。
一个教师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班级的升学率取得了多大的突破,更应该看他的学生在他的引导下并没有变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而是成为真正对国家、对民族、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不懈求索的人。
三、荣誉
获奖是一个绕不来的话题,老师让学生默唱得原因是为了获奖,其实我们该如何教会孩子面对荣誉?其实类似的话题很多,比如中国的滥竽充数,比如西方的皇帝的新装,说到底当荣誉消失,当新衣不在。露出的只是人生的尴尬、丑陋和迷茫。没有人需要靠虚妄的荣誉而活。所以现在看到我家孩子,不那么的上进,不那么的希望获得老师的表扬,这个常常被我定义为不要强的这些行为,也许也是她与世界的一种相处模式,这样的人也不容易被人控制,她会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方式去享受她的快乐与自由。当她迷迷糊糊一段时间以后总会找到自己觉得快乐有擅长的事情,正如她前几天发出的感叹:朗诵是一件快乐的事。我有一种想写好作文的使命感。哈哈这些不都是这个姑娘的成长吗!如果你每天学习和工作的过程都是快乐的,那么那些别人看起来的苦和累对于你来说都是一种幸福,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保持热爱,因为热爱会抵岁月漫长,会变苦为甜。
短片《校合唱团的秘密》的结局其实意味深长:当代表谎言的音乐教师在默唱的抗议中不得不愤愤退场的时候,台上突然响起天籁般的童声合唱。
或许,只有当谎言退场,美丽与阳光的教育才能真正汇聚成一曲咏唱自由与生命的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