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我以为做一个公众号能赚点零花钱,直到开通到现在的第二个月。
做公众号是因为一个朋友也在弄,不过她早就放弃那个公众号了,我第一次写的文章也在那里发表,虽然没几个人看,但还是有几个读者反馈说我写的不错。后来觉得自己写的风格和她想要的风格不同,就开通现在的账号了。
开通后的第一天意气风发,企图在自媒体的浪潮中涌进,写了一篇关于创建此公众号的感想和期待,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向。然后通过朋友开始了漫漫互粉之路,加了数不清的群,扫了数不清的码,半个月后,终于开通流量主了。
我在这过程中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想好好写文章,在写了几篇以后再也很难找灵感,除了无病呻吟,好像也没什么了。庆幸的是在这个平台遇到很多喜欢文字的人,他们多多少少给了我一些激励,也交流了做公众号的初衷和经验。
现在翻回去看看之前写的文章,蹩脚又晦涩,思维混乱,语句繁琐,修饰过度,典型的无病呻吟。
在我写不出东西以后,就开始大量阅读,其实在这之前我也很喜欢读书,初中开始看一些必读名著,高中就选择性读自己感兴趣的,比如读过很多的昆德拉的书,《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朽》,《生活在别处》,似乎很喜欢这样的文体。 还有当时的畅销书,都是小说为主。我看小说很快,有时候三天就看完一本,就像吃零食一样,吃时候很香,吃完以后就没感觉了,我想是我读的书出现问题了。
其实看过的书很大一部分都忘记了,这些忘记的书以及书中的内容,是大脑里过滤掉的没有意义的东西,看那些经久不衰的书籍,现在都能回想起里面的深刻内涵,我反复看过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这对于青春期的我是一个很好的启发与指引,到后来看他的《人性的枷锁》,也是体悟颇多。
小说给读者的更多的是一种体验,转瞬即逝,我们会因为其中的一些话产生共鸣,或者有别样的启发,这都未能使读者从更深的层次去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各抒己见在于自己也要有相当的深刻理解。
后来系统的了解过美学,便对哲学产生兴趣,我觉得哲学是能够引领你思考的文字,而不是陷入某种感情无法自拔。
说这么多似乎跟公众号没有关系,因为我写文字的灵感大部分来自书里面的感悟,这样可以避免无病呻吟的蹩脚造作。书评我很少去写,我可能会从书里面的一个点,延伸到生活中的一个面,所以持续更新文章,对我来说是不可能的。
像我后来写的文章,有从《1984》中提取到的反乌托邦题材,有从《乌合之众》思考到的社会现象,也有从尼采的哲学思想中,了解过悲观主义和超人意志。
保证每一篇文章的高质量很难,找到合适的目标人群也很难,可能我写的没几个人去看,只是看看里面插图,找到真正去读里面文字并且来探讨的读者,俨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的公众号叫:裂缝与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