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树:美女到底能不能促进销售?

这是熊有竹的第66篇原创文章

·作者  熊有竹    ·首发  格行营销笔记

沉寂了一段时间的椰树,最近又上热搜了。

原因是,椰树也搞起来直播,还一如既往的坚持自己“打擦边球”的风格,引起了争议。

直播间里,几个波涛胸涌的美女,穿着高领紧身衣裤,露着胳膊大长腿,手拿着椰汁,跳着热舞。

有热网友看不下去了,遂举报,导致椰树的直播几度被中断。

椰树直播被举报,有些网友很不乐意,看到网上那些诸如“我劝你们不要多管闲事!”的评论,我真的乐了。

果然,过了几天,自媒体对椰树直播争议事件的风评反转了。

这次,很多知名自媒体都站椰树这边,认为这和低俗没关系,况且椰树的主播也没有违反法律规定和直播规定。

椰树被打上“擦边球”的标签,还得从前几年的换包装说起。

椰树在此前“土得掉渣”的包装上,放上了明星徐冬冬的照片,还在旁边配了一句文案“从小喝到大”。

如果你对徐冬冬有所了解,或者你看到包装上徐冬冬的照片,不被“带偏”是不可能的。

椰汁曾经是我的首选饮料,聚餐或请客,喝饮料我首选椰汁,因为它是植物蛋白,不是碳酸饮料,也不是牛奶,而且口感很好。

但,自从椰树换了包装,我几乎不喝椰树椰汁了,因为每次喝这它都觉得怪怪的,尤其是包装上那句“从小喝到大”的文案,让我感觉被毛毛虫亲了一口。我内心抬杠的潜质,瞬间爆发:这玩意真能丰x?我一个大男人,为什么要喝这玩意啊。

有人说,椰树掌握了流量密码,椰树的这个密码是什么,大家不言自明。

但,问题是,流量和能变现、有商业价值的流量,完全是两码事。

虽然很多人观看了椰树的直播,但是下单的寥寥无几。据“中新经纬”报道,椰树直播6天,累计销售额不足一万元。

这种所谓的“流量密码”是不可能带来商业价值的。

试问,现在还有谁记得“杭州刘女士”,该女士因为上了一个新闻,一时间获得广泛的关注,收获了一波流量。然后呢?没有然后了。男人们可以扪心自问,当初自己为什么关注她。

还有那些以类似手段博出位,收获到一波流量的网红,无一例外,都凉了。

美女到底能不能促进销售呢?

奥美创始人、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在著作《奥格威谈广告》这本书中,专门用一个篇幅来探讨“性”在广告中的影响力和效果。

奥格威曾为一个做饭的炉子做广告,他在广告中放了一个裸体女性的画面。他说这是个错误的决定,因为画面和产品没有任何关联。

奥格威继承了霍普金斯的的广告科学精神,他做广告,建立在严谨的调研和测试的原则之上。

奥格威在书中写道:“在洗衣粉广告中出现女性胸部卖不出洗衣粉,在汽车广告中引擎盖上的性感姑娘出现得也毫无道理,另一方面,与美相关的产品有理由在广告中用裸体,因为那确实有用。”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柏唯良教授,在著作《细节营销》这本书中写道:“关于美女是否有助于销售的问题,人们已经争论了很长时间。简单的回答如下:短期,有用;长期,没用。”

我认为,椰树调整后的包装(上面放一个大x美女,还配一句“从小喝到大”的文案),是一个很失败的做法。

这让消费者对椰树的品牌联想变得浑浊,并且造成负面的暗示和隐喻。

试想一下,在一个消费场景里,男的点一罐椰树椰汁给女的,会不会引起误会和尴尬。如果一个女生主动要一罐椰树椰汁椰子,那是一样也会有一样的心理顾虑。不能愉快的喝椰树椰汁,

要怪就怪包装上的大x美女图片和文案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