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聪明过人,大家都夸他是奇童。四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孔融不挑好的,不挑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呢。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一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父亲又问孔融:“你还有个弟弟呢,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父亲听了,哈哈大笑起来:“好孩子,真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孔融四岁,就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称赞他。
【宝贝,听妈妈说】看上去孔融让出大梨有些吃亏,其实,面对这种暂时的小舍,才能懂得谦让与尊重的大舍。这种“舍得”的精神让我们在岁月的积累中,修得豁达宽广、大爱无边的胸怀。如同我们常说的那句—吃亏是福。作为建安七子之一、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他从小刚正不阿,大情大爱,长大后又主宣任政,终成汉末一代名儒。所以,宝贝呀,唯舍下才能获得给予,爸爸妈妈希望你能在小舍中体会大得,在礼让中继承传统美德,在失去中把握真正的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