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 反思经验
我现在在外地上学,一直认为我和我弟弟存在的代沟不会太大,这可能是我的错觉,由于常年不在一个地方生活、上学,这么多年来我也对他的关心不够,感到很亏欠。近年来我意识到了,便每隔两三天对他嘘寒问暖的,结果他对我的回复基本“嗯,啊,哦”或者是“嗯嗯、哦哦、知道了”,我给他打电话也是这样敷衍我的,以前比较小还比较听话,但是现在让我感到陌生,他是我的亲弟呀,可我感到我完全不了解他,挺受伤的。
下面是我跟他近期的聊天记录,基本都是我的独角戏:
为了能让我亲爱的弟弟能理我那么一下下,形象都不要了。。。 一句“我不用睡觉嘛?”是本月他跟我说过最长的话。。。。
第一步 如实记录结果
事实:我打电话或者发消息给他,各种问候(还有各种表情包,就怕让他觉得我太严肃,难以亲近)。
结果:我弟弟不回复,或者敷衍“嗯,嗯,嗯嗯”。
第二步 记录假设
事实:我打电话或者发消息给他,各种问候。
假设条件:我弟弟可能觉得我太唠叨了,像个老太婆一样各种唠叨,很让人心烦。
结果:我弟弟不回复,或者敷衍“嗯,嗯,嗯嗯”。
第三步 反思调整假设
我对他问候,不是他感兴趣的事情,每次都是千篇一律的“冷不冷啊?““天气怎么样啊?”,我给他发太多无关紧要的消息了,所以他总是对我爱搭不理的。
反思:一直以来,我都没有对这个事情做一个自己的反思,所以一直得不到解决,
A2 规划应用
过不了多久我就回家了,隔壁家的小孩们可能又来闹腾了,温柔的态度肯定不行,凶一点也不可以,好好说话好像也不管用。
第一步 如实记录结果
事实:隔壁家的小破孩们来到我家,又吵又闹,还缠着我不放。
结果:温柔的态度不行,凶一点也不可以,好好说话也不管用,太能闹腾了。
第二步 记录假设
事实:隔壁家的小破孩们来到我家,又吵又闹,还缠着我不放。
假设条件:小孩精力很旺盛,很活泼,很活跃,也很吵,很闹腾。
结果:还是拿他们没办法。
第三步 反思调整
小孩好奇心很重而且很活跃,同时我让他们感到亲切,所以他们才敢在我家在我面前这样肆无忌惮。适当的时机我应该抓住他们的好奇心,带他们去外面玩,这样就不会很烦了,或者试着和小屁孩们一起玩,也许能找回童年,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也不会感到心烦了。
(本文是拆书帮重庆分舵第12期训练营开营第5拆,重庆工商大学第2批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品牌项目青芸经典传习社阶段性成果,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随时告知;鸣谢陈老师,熊熊,张导,王导对第12期训练营成员的付出与帮助!感谢活力源泉小组全体小伙伴对我的启发、帮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