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铁骨真金铸,先烈英名万古垂。信念如磐心似铁,忠诚似火志如锥。在这个充满故事与传承的时代,我们带着一颗敬畏历史、崇尚英雄的心,一起倾听“论英雄·说传承红色经典演播台”第三季。我是您的文化传播使者,郝文武,非常荣幸能与您相聚在这里,共同开启一段追寻红色记忆、传承英雄精神的旅程。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孙立人将军。
1988年的台北,一位90岁老人坐在轮椅上,透过铁窗望向远方。他的军装早已泛黄,胸前的“青天白日勋章”蒙着薄尘,却没人记得,这是曾在缅甸战场让日军闻风丧胆的“东方隆美尔”——孙立人。
1942年,中国远征军踏出国门时,他是新38师师长。在仁安羌,他率800勇士硬扛日军万人部队,用刺刀劈开一条血路,将7000名英军从包围圈中救出。那些被他救下的英国士兵后来回忆:“中国将军站在战壕里,脸上的硝烟比勋章更亮。”他爱兵如子,看到伤兵在缅甸雨季里缺医少药,竟跪在泥水里为士兵吸伤口脓血。整个抗战期间,他指挥的部队歼灭日军3.3万余人,是盟军公认的“丛林之虎”。
可这样的英雄,却在1955年被软禁。33年铁窗生涯里,他在庭院种满兰花,每一株都以阵亡部下的名字命名。直到临终前,他仍喃喃自语:“我对不起那些跟着我埋骨他乡的弟兄···”2014年,当他的灵柩经过仁安羌战场时,当地华人跪满道路两旁,缅甸少女捧着金盏花放在棺木上——青山有幸,忠骨归矣,而那个曾在枪林弹雨中喊出“要让日本人知道中国军人的厉害”的将军,终究没能等到一句迟来的“对不起” 。
孙立人将军的故事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他的功绩不应被岁月尘封,而应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他那传奇般的军事生涯,是中国抗战史上璀璨的篇章。仁安羌一战,堪称经典中的经典,以少胜多的奇迹背后,是他卓越的指挥才能与无畏的勇气。那一场激战,枪炮声震耳欲聋,硝烟弥漫了整个战场,而孙立人将军屹立于战火之中,镇定自若地指挥着战斗,他的眼神坚定而锐利,仿佛能看穿敌人的每一个阴谋。
他对士兵的关爱更是令人动容。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他与士兵同甘共苦,士兵们视他为父亲般的存在。他深知每一个士兵都是保家卫国的英雄,所以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当看到士兵受伤,他毫不犹豫地跪下身去,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爱兵如子,这份深情厚谊,穿越了时空,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然而,命运却对他如此不公。1955年开始的漫长软禁生涯,如同黑暗的深渊,吞噬了他的自由与光芒。但即便身处困境,他心中那份对国家和士兵的热爱从未熄灭。庭院中那满是兰花的景象,是他对阵亡部下无尽的思念与缅怀,每一株兰花都承载着一段珍贵的回忆,一段与战友们并肩作战的热血往昔。
2014年,当灵柩经过仁安羌战场,那是历史与现实的交汇,是人们对英雄的崇高敬意与深情送别。当地华人自发跪满道路两旁,他们眼中饱含泪水,心中满是对将军的感恩与不舍。缅甸少女手捧金盏花放在棺木上,那鲜艳的花朵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希望,也诉说着人们对将军的敬仰如同这花儿般永远绽放。
孙立人将军虽已离去,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他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军人的英勇与担当,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的尊严与荣耀,勇往直前,无畏无惧。他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与敬仰的英雄。 谢谢大家今天就讲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