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本畅销书,叫《极简主义》,很火,作者是两个美国人。简要浏览了一遍,大旨基本有了认识。据说,乔布斯、扎克伯格两位大仙,便是这种理念的实践者。
这种理念,在现代社会无疑很有用。但此书亦有值得怀疑之处,说是经过整理,人在生活中所必需的物品,也就是三百来种,有个具体数字的,没有记清。这就是典型的西方思维,工业化生产线式的,什么都要量化。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文化价值观也不同,并不可能有这样的标准的。
人的惯常思维,是终日恨聚无多,及至多时眼闭了。道德经中也有言,少而多,多而惑。这实在是中华传统智慧。譬如最近笔者有个体会,手机里下载的东西,一个是音乐,一个是喜马拉雅,每每到了有免费WIFI的地方,总是使劲下一些东西。待到听时,才发现,哪里听得完呢?音频的数据,几兆就几十分钟。量大得很,一刻不停地放,也够放极长时间了。一天的时间,能放在听这个的上面的,能有多少呢?其实,想想根本没有必要进行下载,流量耗费极少,每天利用闲暇时间听一点,也用不了多少流量。其实,反而比整天抱着手机玩微信还要省得多。
这就是做减少的思维,还没有树立起来。都是习惯了做加法,多多益善。不管有用没用,先揽为己有再说。这样类似的情况,在生活中的感悟太多了。像生活物资,像书籍资料,一股脑总搞得极多。结果总觉得不清爽,什么时候都是乱糟糟的感觉,由此带来心理的负累,好像总没有轻松的感觉。
“大厦千间,夜眠三尺;良田千顷,日食三餐。”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经济实力也增强了,一般不会再有生活窘迫之苦。以前穷惯之时,讲个“破家值万贯”,总是勤俭节约,什么东西都舍不得扔。这也确实有其历史合理性。但现在则不然。一切都那么便利,现需现取、随用随取成为可能,而且质量还好,感觉亦不同。
所以,倒是很有必要对自己拥有什么、需要什么,做个深入的清理。有些东西,躺在自己家里或身边,其实并没有什么用。有些物品,使用频率极低的,有些甚至可能在哪里角落里,多少年不被你理会了。该扔的扔,该处理的处理,大胆决绝些。人生不长,有些东西,留着确实是没有什么用的。千万不要有什么想法,等着将来怎样怎样的。除却照片、传家物件之类,一切生活用品,大抵在清理之列。衣物之类,够穿即好,没有必要把衣橱压得满满得,叠得连翻起来都不方便。
衣这东西,贵精不贵多,法国人就是这理念。忘记在哪本书上看的,法国人对物品甚为苛刻,但数量不多,衣橱里悬挂之物,那总是精挑细选的。拿中国人的说法,就是“一件是一件”。这样,就可能连续穿多少年,而且因之价格不扉,穿起来感觉自不同,仪式感也强,生活的质量感因而随之增强。
其他物品,自是类似。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选配一件像样的,令自己满意珍视的。最忌网购,贪便宜,一买一大堆,每年几大买。算下来,钱其实也花不少。真不如,集中财力,精买一件,自己喜欢,时常使用或展玩,多好。
于极简主义而言,这是物质层面的,也是基础和前提。把这些慢慢做起来了,自然会带来自己意想不到的结果。这个结果,就是精神层面的收益。这收益,不会因简而减少,反而益加丰富和充实。
这是一种奇妙的逻辑。少而多,使用之物少,每天的时间和精力便随之聚焦,反而更容易带来工作的高效率,更容易给自己带来成功的小惊喜,因而带来极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人就是这样的。每日陷入物质的希望的汪洋大海,渺涉而不可得,深深而不可拔。这样的生活,处处都是逗号,没有句号。而极简方式则不同,物质极简而实用,每天的目标简单而清晰,任务日清日毕。这种成就感自然会带来体内生理的化学变化。而且,久久为功,时间久了,更大的成功和变化则会带来更大的变化。俗话说,不怕慢,就怕停。每天简单的用功,简单的慢功夫,长久起来,就会是极为惊人的力量。
这样的道理,自是极为浅显的。但鲜有人做到。为什么呢?原因还在于行动二字。战胜自己,天下无敌,大抵是在有所行动的意义上而言的。意志在习惯面前,硬气不起来。习惯的力量最为强大。每天形成惯性,坚持着做简单的事情。凡事做起来,就会引起实际的变化和积累。
因而,综言之,极简加行动,迸发的力量是惊人的。
即使对于这书而言,道理那么浅显,它的意义并不在于读懂它,而在于读了它后有所改变。否则,读得再透,启示再多,不做,又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