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许凯文教授提出了一个词“空心病”,什么是空心病呢?“空心病”是价值观缺陷导致的心理障碍,症状为觉得人生毫无意义,对生活感到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常常感到疲惫、孤独、情绪差,感觉学习和生活没有什么意义。人生看不到希望,终日重复没有结果,生活迷茫对未来没有任何希望,存在感缺失,身心被掏空。
我们班很多孩子有类似的情况,他们不知道学习的意义是什么。今天是新一周的第一天,按照昨天晚上发的通知,我们班是要求7:50到教室进行早读,我也是按时到了教室,看见大多数同学都到教室了,只有6个孩子迟到了。从这里可以看出他们很重视老师的要求,挺着寒冷的天气早早到学校,很是让老师感动。
但是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很多孩子到教室了,个个愣头愣脑的坐在那里,有发呆的、有说悄悄话的、有搓橡皮擦的……,此时的数学科代表上台领读,下面的同学也是熙熙攘攘的读,甚至有一些人连书都没有拿出来。看到这样的场景,觉得心里堵得慌,我让全班的同学站了起来,我挺直腰杆严肃地说,请你们每个人在10秒内拿出书本、周末的作业放在桌角。我的话一出,的确很有效果,都纷纷找了出来,说明他们还是喜欢老师下命令才肯去做好。
此时扫清洁区的孩子陆陆续续地回来了,我让他们快速地坐好。等全班的同学都坐端正之后,我目光环顾四周,对着全班同学说:“你们现在在思想上都是安于现状,怕这怕那的,没有自己的目标,也不知道自己来这里是干什么的,不知道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更不知道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个别孩子基础不牢固,学习的方法不对,也不愿去改变自己的固定思维,导致学习效率特别低。面对着新课已经上完,然而自己却没有复习计划、不知道如何去复习、去补。每次的练习都习惯等老师的答案,缺乏上进心的精神。
以上这些是你们很多存在的一点或者几点,今天说出你们的不足,目的就是在不足中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1、给自己定短期、中期目标和长期的目标。短期的目标就是在这次期末考试中语文、数学、英语考试的目标分数。中期的目标是这一两年内自己要成绩要达到什么程度。长期的目标就是自己要下定决心考哪所中学、哪所高中,甚至是什么大学。
2、复习课本中例题,把每个单元的例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摸透,再结合相应的典型题进行巩固,最后转化成为自己的能力,即听、读、写、逻辑思维的能力。
3、有针对性写练习,特别是老师出的那些题型,一般都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要重视。班上优秀生要想成为学校真正的学霸,就是要不断地刷题,而暂时后进生和中等生想要与学霸靠近,就必须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而且有针对性的刷题是提高学习较快的方法之一。我很赞同钟杰老师说的,刷题绝非内卷,不要被自媒体给忽悠了。
4、把自己的试卷重新整理归类,把试卷以及自己练习上的错题重新做过,因为你的错题就是你的坑,你不重视,一不小心就会再次甚至是多次掉进坑里,所以一定要重视错题的复习。
5、制作每个单元的思维导图,有知识点、有实例。通过自己亲自制作思维导图,那么你的头脑里就会对这个单元更加清晰明了,掌握的知识会更加的牢固。
有了以上的方法,再加上上课认真听老师的讲评课,认真订正自己的错题,那么学习就会不断地进步。
鉴于以上孩子们目前没有目标、对学习、生活感到迷茫的实际情况,我们家长需要做的是什么呢?
我们要放手让孩子做选择,我们不要给他们安排,比如穿什么样的衣服、报什么课外班,尽量给孩子自己选择,孩子不喜欢的不要强求孩子去学那些兴趣班。还有要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否则长期下去孩子的存在感、归属感、价值感都会被成人给驯化没有了。没有存在感、归属感、价值感的孩子是没有方向感的,所以他不知道来学校的意义是什么,他会觉得学习是父母的事,是父母叫我来的,我只能听从。自然而然学习成了他最痛苦的事情。
目前有 “空心病”的孩子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家长引导好,配合老师的指导,孩子们的“空心病”会慢慢消失的。因为9岁的孩子在这阶段可塑性还是很强的,我们一定要抓住关键期,让自己的孩子像阳光一样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