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慧/文
《疯狂动物城》从某些方面来看,就是一碗美国梦式的鸡汤:兔子朱迪9岁时,在一场音乐剧里要成为警察的“梦想宣言”,竟真的在日后为之坚持付出努力,百挫而不畏,最终这只身形渺小的食草动物成为动物城的优秀警察。
兜兜转转,儿时的梦想终成现实,多么美妙而令人向往的结局!
可是,看到这里我居然特别难过。我儿时的梦想是什么?我不知道。
在很多故事里,英雄都是从小就立志拯救世界。上网简单一搜就能看到,据说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据说曼德拉从小就追求正义和理想;据说岳飞自幼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学艺报国的志向……可是我小时候居然只记得嬉戏玩耍,竟然连梦想都忘记给自己找一个!
也许我这种人,天生就没有成功的基因吧。
有一天,一个师妹来咨询我找工作几个offer选择的问题。我问她,如果不考虑外在的薪水、地域等条件,单纯就工作内容,你喜欢哪个?她说,我说不好,因为我都没有尝试过。我又问,这两个哪个更加接近你梦想的发展领域?她说,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领域,两个都行,这得看哪个做的更顺手吧。
我忽然意识到,这世界上也许有一种人,就是更倾向于“干一行才会爱一行”。在没有充分了解和尝试之前,他们不肯轻易给自己下结论说想要这个不想要那个。他们不是没有想法,只是对“梦想”这个字眼更加敬重而已。
当然,严格来讲,我也不是完全没有“儿时的想法”,小时候老师问到我将来想做什么的时候,肯定也得说一个出来:当科学家!当长笛手!当老师……可是那些算“梦想”吗?我想不是,因为那时我并没有打算为某一个想法而付出百折不挠的努力。况且,小时候我只知道那么几个有限的职业,能想到哪里去?
对我们大多数平凡的人来讲,那时候所谓的“梦想”,可能不过是家庭和老师的影响吧。如果真的就把这个拿出来,作为今后几十年毕生努力的方向,靠谱吗?
《南渡北归》里讲了一个故事。被誉为中国“兵工之父”的俞大维原本在哈佛读的哲学,3年拿到了博士学位。后赴德国柏林大学深造期间,见到了国学功底深厚又灌了几年“洋墨水”的傅斯年,“自感力不能敌”,慨然叹道:“搞文史的人当中出了个傅胖子,我们便永无出头之日了!”转而弃哲学与文史,潜心研习数理专业,终成著名的数理和弹道专家。显然他早年并不是一定打算成为弹道专家,博士学位都拿到了才转了研究领域重新确立了自己的方向,可是这有什么关系呢?有没有儿时的立志似乎也并没什么区别。
那为什么我们会听说那么多人有“儿时的梦想”呢?
有一次回高中母校,有个小弟弟问我,高一入学时你填的将来理想的大学是哪一所呀?我说,就是后来考上的那所呀。“哇姐姐你好厉害!那时就立志要考还真的就考上了!”我害羞得脸都红了,其实,只是老师让填这个表,那时对高校这事儿“不知彼也不知己”,我就在好学校里找了一个填上,填高点不会显得自我要求太低嘛,而且老师看着也开心啊。只要后来客观上实现了,所有的巧合都会被联系起来当做成功的注脚。
有一个朋友,国内本科毕业后,成功应聘去世界某知名IT公司的澳大利亚分公司工作。在外人看来他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初中时就在英语和计算机方面展露了兴趣特长,后来居然这两项真的就成为支撑起他在国外事业发展的关键技能。我曾经问他,你是不是那时候就立志要去国外当码农?他笑了,并没有,只不过是最初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计算机和英语,有一点点兴趣,稍微多做了一点,受到了一点点激励,这点成就感又支撑你去做更多的努力。
没有哪个人是凭着儿时那一点激情成功的,儿时没有“梦想”的人也从来不比那些从小就有梦想的人更低一等。不贩卖梦想,但可以踏踏实实去做好该做的、想做的;不把梦想挂在嘴上,但可以一直把它放在心上。
和“儿时的梦想”相比,后来不断尝试与思考和强大的行动力可能更重要。如果暂时还不知道梦想在哪儿,不要着急,咱们“走着瞧”。(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