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六月廿一日,男发第八号家信,不审到否?
中言头上生癣,身上生热毒云云,近日请医细看,头上亦非癣也,皆热毒耳,用生地煮水常洗,或用熬浓汁法厚涂患处即愈。现在如法洗涂,大有效验。盖本因血热而起,适当郁蒸天气而发,生地凉血而滋润,所以奏功。特此告知,望大人放心。
论对症下药的重要性。
寓中大小平安。
陈岱云之妾于廿二日到京,其幼子寄在男处养者,渠已于廿四日接归自养。同乡各家,并皆如旧。
李双圃先生(象鵾,[kūn],同“鹍”)由贵州藩台进京,奉旨以三品京堂候补,虽在渠为左迁,而湖南多一京官,亦自可喜。
今年考试,想四位老弟中必有入泮者,然世事正难逆料,万一皆不得售,则诸弟必牢骚、抑郁、愤懑不平 此亦人之情也。如果郁忧,则问四弟、六弟、九弟三人中,或有愿进京者,不妨来京一游,可以广耳目,豁心胸,可以叙兄弟之乐,亦男所甚望也。如诸弟不愿来,则不必强,恐其到京而急于思归也。如有一位入学者,则亦不必,恐家中既办印卷 又办途费,银钱艰窘也。如皆不进,而诸弟又甚愿来,则望大人张罗途费,毋阻其愤发之志而遏其抑郁之气,幸甚。如季弟愿来,则须有一兄同来乃妥。
泮[pàn],1.融解。2.岸。3.泮池,古代学宫前的水池。清代称考取秀才为入泮。
再一次见识了曾国藩的善解人意,准确的说是“通人性”,能把兄弟们在遇到各种情况下的心理都掌握得非常精准,而又不失细腻,季弟最小,如果只有他一人想进京的话,需要安排一个哥哥陪同才好。
旅游,可以“广耳目”,“豁心胸”,所以,没事应该多出去玩玩。
邓铁松病势日危,恐不复能回南。屡劝之勿服药,渠皆不听,今之病者皆药误之也。
去年大人教男写字不宜斜脚,男近日已力除此弊。自去年六月起,无论行楷大小字,皆悬腕、悬肘,是以力足而不精致,伏求大人教训。
至此,曾国藩算是35岁的人了,但是,还在努力的练字,追求完美和极致。我认为无论是古代一手蝇头小楷,还是现代偶尔的一个手写的签名,都是可以看出一个人背后的行为和性格的,所以,一手好字,就算是不用怎么手写的年代,依然非常非常非常的重要,因为,横竖撇捺折,是可以出卖我们的。
男谨禀公元1845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