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 《春天的电话》活动反思 为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幼儿园开展了师徒结对公开课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选择的是市编教材中班下学期语言领域的一节活动《春天的电话》,并如期完成了公开课展示。下面是我对本次公开课活动的一些思考。 一、分析文本 《春天的电话》讲述了小熊被雷声惊醒后推开窗户一看:春天来了。他马上拨打电话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小松鼠。小松鼠又再次拨通了小公鸡的电话并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小公鸡......就这样,每一个知道春天来了的小动物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其他小伙伴。故事的最后,小熊、小松鼠、小白兔、小公鸡和小青蛙都知道春天来了,大家走出屋子,一起享受着春日的美好。故事内容蕴含着多重教育价值。语言领域方面:小动物们的每一一通电话内容都有一个固定的句式:“喂(小动物名字).吗?春天来了,(春天特征),快出来玩儿吧!”这为幼儿学说角色对话提供了一定契机。科学领域方面:小动物的习性与春天特征的匹配。在故事中,小熊是这样对小松鼠说的:“喂,是小松鼠吗?春天到了,树上的雪融化了,快出来爬树吧!” 爬树正符合小松鼠的习性。此外,电话号码的排列也是有一定的规律(12345,23451,34512......)幼儿可以在观察的基础上初步感知电话号码的排列规律。社会领域方面:小动物之间互拨电话、互相分享的行为体现了珍贵的朋友珍。 二、教育现场 虽然在活动之前已经对文本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根据本班孩子的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但活动的实施效果却不尽人意,与心中预想存在一定差距。首先:上课状态欠佳。在活动后半部分及接近尾声时,明显看到部分幼儿已经坐不住了,甚至有的幼儿身体扭来扭曲,开始左顾右盼,教学纪律不佳。其次,师幼互动效果不强。一方面体现在师幼互动的频率上,虽然在活动中给孩子们提供了尽量多的自由表达的机会,但是整场活动下来依然感觉教师讲述的稍多,幼儿表达较少。另一方面体现在师幼互动质量上。幼儿的应答常常偏离教师提问的初心。如活动中我提问:“小熊为什么告诉小松鼠说春天到了,树上的雪融化了,快出来玩耍吧!” 孩子的回答(因为他们两个是好朋友)与我提问的初衷(引导幼儿发现动物春天特征和动物习性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的偏差,并缺乏更好的支持引导幼儿发现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最后,角色对话学说困难。由于这是一节语言课,因此我将教学的重点设置为引导幼儿理解和学说角色对话。在完整欣赏结束后,我尝试引导幼儿根据图片学说角色对话,只有少数几个孩子可以说一说,但是表达不够完整,多数孩子并不能够完整地学说角色对话。 三、原因分析 活动结束后,天绮老师和张芳老师分别对本次活动进行了评价,指出了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结合老师们的评价以及自我反思,我将其原因归为以下几方面:首先,选材不是很恰当。《春天的电话》显然不太适合在冬季开展,导致无法唤醒孩子们关于春天特征的相关经验。其次,教师讲述不够生动。语言平淡,无法吸引孩子们的兴趣,这也导致了部分幼儿不能专心投入到活动中。第三,提问失当,缺乏总结。教师的提问必须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孩子们才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而且在几次提问结束后应该有相应的小结,表明这些提问达成了什么教育目标。最后,PPT呈现方面背景音没有处理好,干扰教学效果。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会认真反思,继汲取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