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读者正在变得更加挑剔、没有耐心;得益于网络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文学创作。文章开头究竟要怎么写,才能让自己的作品从烟波浩渺的书海中脱颖而出,取得先声夺人、吸引眼球的效果呢?
试作一系列小文,与诸位写作爱好者共同探讨,文章开头要怎么写,才够“抓人”。
其一,借景写意,以画抒情。
这种写法,是通过文字来描绘场景,读者看过之后,能够在脑海中形成一幅虚拟的画面。
其好处是:将平面的文字赋予了立体的效果,生动形象、跃然纸上;又为读者搭建了身临其境的舞台,形成代入感,激发读者的共鸣。
示例:
“穿过县境上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大地一片莹白,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下来。”
国境(こっきょう)の長いトンネルを抜ける(ぬける)と雪国であった。夜の底が白くなった。信号所に汽車が止まった。
——《雪国》,川端康成
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先生,写在名篇《雪国》的第一句。仅用寥寥数语,便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静中有动的场景。笔者以为,原文比译文更加精彩,下边仅就日文做如下赏析:
*该片段的三句话,均以名词开头,分别是“国境の長いトンネル”、“夜の底”、“信号所”,这就好比在一张白纸上作画,先布下三个基本点。
*再来看紧随名词开头之后的谓语部分,第一句的“と”起了枢纽的作用,从文义来看,它表示(火车)驶出了隧道,进入了雪国,类似于影视作品、网络游戏中的场景切换,诸如飞机起飞、跑车冲向悬崖、英雄打开古堡大门,此类描写,可以充分用于转换心情、渲染危机、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好奇心、调动读者的情绪。
更为精彩的是第二句,与第一句形成了三处呼应。
第一处是主人公的视角,隧道之内视线受阻,一旦离开隧道,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重见天日”,所以作者笔头一转,把镜头对准了“夜空/夜の底”,对应“长长的隧道/長いトンネル”;
第二处是主人公的眼界,坐车过隧道令人不适,原因就在于未知的黑暗绵延不绝,不知何时是尽头;由于雪地反光,夜空之下,“一片莹白/白く”,对应前句的“雪国”;
如果说前两处着眼于静态的画布,第三处则反映了动态的画笔。“雪国であった”中的“あった”的对应“白くなった”中的“なった”,分别相当于“进入(雪国)”和“变得(莹白)”的意思,使用两个带有“变化”意味的表达、画风一转,明的是向读者展现场景变换,暗中却又抒发了主人公从苦闷的隧道之旅进入白雪天地时的舒畅和爽朗心情。
这就好比舒展手臂,指挥画笔在纸面上行走,挥毫泼墨。
如果说第一句是切换场景、第二句是布置背景,第三句则是调节焦距。镜头从远处拉近,锁定“信号所”这个小目标,火车停靠,由动至静,同时也意味着,主人公即将下车,开始新的旅程了。
最为精妙的是,片段中没有一处直接提到人,但却通过读者的头脑所产生的共鸣,实实在在地反映了人物的感受。
请参考下图——
再举一例: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孔乙己》,鲁迅
与《雪国》的开头不同,鲁迅先生在《孔乙己》的开篇,有以下几个特点:
*以静态描写为主,没有场景切换,这是因为,全文都是以年幼的主人公所在的酒店为立足点,镜头焦点非常集中;
*不惜在开篇就使用大量笔墨,反复描写“喝酒”,借助“饮酒吃菜”等一系列行为,呈现角色的性格特点,反映人物的命运发展;
*对关键细节的描绘,毫不吝啬字数,包括菜肴价格的变动、不同价格对应的菜品、不同着装的人所能享受的服务,都是为了体现不同人物的身份、地位、甚至自我认知。
综上,《孔乙己》的开头,更像是作者为我们搭好了一个戏台子,略作解说,只待主角登场,读者们便等着看好戏罢。
另外,即使在古诗词当中,也有类似的手法: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杜甫
有数字、而且是实数对虚数:两个、一行
有颜色、而且是前后对应+上下联呼应:黄翠、白青、黄白、翠青
有花鸟:黄鹂、白鹭、翠柳
有声音:鸣
有画面:青天
有动作:鸣、上
诗圣的这首绝句开篇,可谓经典之中的经典,从静态花鸟画升级到多媒体风景短片;读完这两句,内心情不自禁地就变得舒畅、愉悦了。
文章开头“抓人”第一招:借景写意,以画抒情。把文章当画布,把文笔当画笔,为读者作画罢。